儿童门诊是医院中十分重要的部门之一,由于儿童的身体各项器官和组织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等较差,十分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加上患儿的自主表达能力较差,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困难性,而家长对患儿十分关切,治疗期望值极高[1]。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护理工作开展不够,容易耽误患儿病情,引起医患纠纷。本文就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管理防范措施,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内收治的儿科门诊患儿300例,其中男182例,女118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7岁。患儿家属知悉并通过本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委员会对本研究每一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1.2 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对300例患儿进行分析,采用循证分析的方式,先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会出现不良事件、不良事件的护理工作制度有哪些缺陷等,随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充分结合院内外的文献,找出原因并讨论相关防范护理对策。
1.3 观察指标
(1)不良事件类型。
(2)不良事件原因。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类型
经过循证方式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对过往300例病例进行分析,得出患儿中出现不良事件40例(13.33%),其中护理工作缺失8例(20.0%)、护理投诉争议3例(7.5%)、药物护理失误22例(55.0%)、身份认识错误7例(17.5%)。相关的原因是不良事件中最常见的类型。
2.2 不良事件原因
在分析出现不良事件之后,充分结合过往护理经验和院内外的相关治疗文献,得出主要存在的原因为职责没有落实完全8例(20.0%)、护理制度不完善10例(25.0%)、操作不完善10例(25.0%)、技术水平较低12例(30.0%)。
3. 讨论
门诊患儿是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护理工作若不能好质量的展开,极有可能造成患儿各种方面的问题,对此,提出相关的护理管理防范措施[2]。
首先是管理方面,儿科科室必须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落实,将安全事防范纳入日常规章制度的中,落实每一个门诊人员的职责,随后建立起监督制度与考核制度,对医务护理人员进行监督[3]。
其次是护理内容的扩展,心理护理方式:有意识的患儿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会对治疗过程产生害怕、逃避的行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家属的沟通,采用合适的心理引导方式缓解患者家属的不安情绪,积极投入到辅助护理人员的工作当中[4]。健康知识教育护理,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十分重要,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对患儿的病情、并发症类型、患儿的具体表现以及用药和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增强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理解,较强的安全知识储备能够提高患者技家属对患儿的病情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告知医务人员,及时解决问题[5]。
最后是护理人员培训, 加强培训:培训首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治疗涉及的人员的安全意识,院方投入足够的成本,对儿童门诊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在完善和修改儿童门诊治疗安全相关制度之后,严格按照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强化[6]。除此之外安全内容还应该包括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的宣教、责任的落实等工作。 加强文书记录管理:儿童门诊护理人员的记录内容包括了治疗的相关情况,为预防或者是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有责可追,记录人员必须详细记录包括治疗时间、患儿病情发展、治疗效果、医疗器械清点及消毒记录、安全检查项目,完全记录之后,由记录人员、治疗医师、辅助工作护理人员三方方共同签字确认,落实治疗责任[7]。动态改善:在措施实施时间内,经过的治疗都应该详细归档,在后续培训过程中要不断的对之前的治疗进行总结,不断改正儿童门诊中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提高治疗质量要求[8]。
本研究中,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之后得出儿科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护理工作缺失、护理投诉争议、药物护理失误、身份认识错误,分析原因后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综上所述,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职责没有落实完全、护理制度不完善、操作不完善、技术水平较低等,采取对应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良玉.6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0):144+170.
[2] 杨水萍,刘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6(16):168-169.
[3] 张桂霞.护理不良事件76例分析与防范对策[J].包头医学,2016,40(01):54-55.
[4] 郭素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4(11):121-122.
[5] 张茶花.65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5(15):256-257.
[6] 莫琳莹.90例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2):212-213.
[7] 李正利,钟佳良,秦乐,杨秀丽.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6,6(7):166-167.
[8] 谌娇,罗顺清,曾莉等.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