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韦建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韦建国,.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5.5. DOI:10.12721/ccn.2025.16458.
摘要: 小学数学课堂追求高效高质,旨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融合德育于教学,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寓教于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紧跟新课标步伐,教师应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及形式,精选知识要点,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强化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提升能力,深刻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6458
基金资助:

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创新教学在小学数学领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作为构筑学生逻辑思维与数学素养的基石,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备受瞩目。本文聚焦于探索和实践一系列创新教学策略,旨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提升教学效果,更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入趣味性强的教学材料、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合信息技术手段等多元策略,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数学学习环境,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教学理论概述

创新教学,作为现代教育领域的革新力量,深度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尖端教育技术及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旨在重塑传统教学格局,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并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核心理念在于“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蓬勃发展。实践层面,创新教学紧密联结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强化动手操作与问题解决技能,确保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它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精准对接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成效。此外,创新教学还积极拥抱现代教育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为课堂注入无限活力与创意,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生动多彩的教育画卷。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学生则相对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真正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此模式下,教学过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此外,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讲授和板书,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融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向创新教学转变,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迫切需求。

(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常面临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及实践操作能力欠缺等挑战。单一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难以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动力。同时,学生往往过于依赖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加之实践环节的不足,学生鲜有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进而限制了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创新教学策略的引入,旨在打破这些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

三、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教育时代的浪潮中,教师需率先转变教学观念,致力于将每一堂数学课打造成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殿堂。为此,依托教育的力量,我们强化专家与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集体教研,深度挖掘数学教材的精髓,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力求创造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富含创新元素的优质课例,并将这些宝贵资源发布于网络平台,长期供广大教师、家长及学生参考借鉴,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

例如,教师可以积极拥抱数字化教学,擅长运用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聚焦数学核心知识点,融合自主学习策略与丰富的学习资料,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旨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自我探索与实现价值的精神追求。微课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更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得力助手。课前,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深入交流,精准把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与挑战,结合精心挑选的优质课例,科学整合教学资源,量身定制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直击学生需求,有效解决学习中的短板与盲点。鉴于学生间思维差异显著,教师更需具备启迪智慧的艺术,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及学习资源进行创造性整合与再加工,鼓励学生合作探究,鼓励从多元视角审视数学问题,激发不同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多样化的见解、方法与策略,有效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练习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练习"与"教导"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深化。为了实现教学工作的新飞跃,数学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后,第三步关键在于精细化优化“练习”环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以“位置与变换”教学为例,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依据学生先前的学习表现,巧妙地将学生划分为三个能力层次的小组,并精心设计与之相匹配的练习任务。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在于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直观的方位图,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他们对“位置”概念的掌握,还锻炼了空间想象与绘图能力。中等水平的学生则通过解读现成方位图,学习如何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提升信息解读与应用能力。而对于基础稍弱的学生,教师则采取更为细致的辅导策略,通过引导式问答,逐步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随后安排针对性的习题加以巩固。课后作业作为知识巩固的重要一环,同样应遵循差异化原则。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上继续深化学习,既避免了“一刀切”带来的挫败感,也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这种精细化的练习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更能在日积月累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扎实掌握数学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创新实践策略。教师应更新理念,精化内容,采用新颖教学法,并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全面发展筑基。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成为创新教学的坚实后盾,提供必要支持与资源,携手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共创教育发展新篇章。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培养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夏宇.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 教育,2024(4):116-118.

[2]谷有芬. 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究[J]. 学苑教育,2024(4):31-3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