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教学体系构建
彭绍青 邓小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彭绍青 邓小兰,. 试论高职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教学体系构建[J]. 教学管理研究,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089.
摘要:
在人才市场上,符合企业岗位实践要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最受欢迎,本文重点论述了高职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教学体系的构建,接着阐述了建设产教结合实践性实训教学体系的时代需求,分析了深化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最后总结了高职院校管理实务教育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职教学;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教学体系构建
DOI:10.12721/ccn.2022.157089
基金资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产教融合”的实践性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在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把教育与工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学校和企业、行业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在这样的模式下,高校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培养人才,而且在科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深化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发展观念的偏误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注重自身建设,忽视了市场发展的实际,这一观念的偏差,导致了整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产教融合”就是在学校创办产业,有些人把教育和生产的结合等同学校的工程或者工厂里的学校,也有人把学校教育的公益性和商业发展的盈利对立起来看,把两者的关系分割开来,从而断绝了二者的关系,这就是对“产教融合”的误解。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把高校的教育投入程度作为衡量高校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实践中,对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还不够突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和评估制度尚不完善

目前,尽管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很高,但各大高校和政府在这方面的法规和法规却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政策来激励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中来。不仅企业的主动参与动力不足,而且高职院校在实践方面也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有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情绪,使产教融合难以深入,从而使产教融合成为形式主义,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人、财、物都要在大数据的驱动下发挥最大的作用,而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也必须建立和完善,才能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程度和进程。

(三)产教融合中的供求关系难以沟通,职业学校市场化运作困难

实施产教融合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把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到专业教学中,保证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的同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为工业发展服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的职业教育师资都缺乏实务技能,他们的专业技能与行业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匹配,而他们又背负着沉重的专业教学负担,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的工业发展相结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技术。同时,作为一个非教育体系的培训机构,它具有很强的市场洞察力和与业内企业的交流能力。双方若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将为高职院校带来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专业的教育机构来进行市场分工,市场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管理实务教育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引导企业在技术层面上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在建设“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教学体系中,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迫切要求企业积极参与到“产教结合”的建设中来。根据我国有关法规,在高职教育中,企业对参加高职院校的办学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高职院校实施“产教结合”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既可以使学校的办学主体多样化,又可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换和现代化。要从课程策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评估等方面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构建长效机制。

(二)把企业与企业融合作为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队伍,而实施“产教融合”的教学,其最终归宿就在于“教学”,“教学”要在课堂、教材和教学中得到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充分利用其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产教融合中来。在教学理念、教学路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强化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办学体制,构建面向行业的管理职业培训体系,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专业教学。同时,要持续优化现有师资队伍,并鼓励专业教师密切跟踪行业发展的动向和方向。要树立发展服务业的观念,主动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以适应产教融合的需要。

(三)引进优质的市场教育资源,促进产教结合的深入

构建“产教融合”的应用性教育体系,需要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高职教育无论从培养目标和发展特点来看,都应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社会就业,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敏锐感知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更具吸引力的教育产品,要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激活教育市场,以此为依据,加强产、教、销之间的信息交流。要主动走出去,主动向社会培训机构和工业企业学习借鉴,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还可以继续和他们合作,通过采购教学服务,加强高职教育与产业技术的衔接,促进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结语

全面建设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实践性实训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教育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光靠职业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和社会企业共同努力,为广大的学生提供更多地与职业要求相符的实习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巩固自己的专业学习基础,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徐敏.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J].汽车博览,2021,(8):258.

[2] 张萍.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精品,2021,(12):70.

[3] 闫彩玲, 薛丽红, 彭丽.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J]. 科技风, 2019(31):1.

作者信息:

彭绍青,男(1998.06.16),汉族,四川乐山,本科
邓小兰,女(1999.03.21),汉族,四川遂宁,本科
研究方向:管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