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对当前我国高中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深刻变化,高中政治作为一门在思想、理论、实践等各个方面都比较重要的学科,学校需要遵循广大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广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现实需要来开展政治教学,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引入的重要性分析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要能凸显出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爱国情怀,还要确保学生有自主发展及创新合作的能力。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根源性和支撑性的作用,是学生发展的根基和支柱,支撑着学生未来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青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理想、有本领的新青年。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难以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政治的认同、对科学精神的认可并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政治学科的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具体核心价值需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增长个人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将核心素养观念引进高中政治课堂是今后教学的必由之路[1]。
二、聚焦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优化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转变教育模式
高中政治学科发展过程中,传统教学以“全班”为主,教师知识积累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对政治失去兴趣,高中政治课质量持续下降。首先,要求政治教师结合社会现实,加大学习力度,充实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二是通过要求教师从教学转向引导,优化过去如机械般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通过预习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提升学习深度。这样不只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够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高效化[3]。
(二)增强教学互动性,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
就学习课程而言,成绩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同样十分重要。所以,在高中政治课上,将理论知识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更为重要。把实践性和理论性知识结合起来是培养政治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还应有效地加强师生互动,通过互动交流,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直接与学生对话、观察,发现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习水平。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可以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强化知识点的表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政治理解,提升政治的思想渗透功能[4]。
比如,在学习“文化”内容时,可让学生选择其中任何一个知识点,比如: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等等,然后将其定为课堂上的情景,并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情景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头脑风暴,各抒己见。这样,能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运用有效的教学,大大提高了高中生政治学习的兴趣,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增强教学灵活性,采用小组合作模式
高中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课程本身、教师的思想观念、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从间接的角度提高政治教学水平,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根据所学的政治知识点,组织高中政治小组竞赛等活动,从而保证了团队凝聚力,增强了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创造政治知识吸收消化的更好途径。同时,课堂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交际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举例来说,在“文化”知识认识中,可以设置几个教学方向,比如从大众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这几个角度展开讨论。比如,同学们最终选择以“怎样解决文化低俗化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就要给予学生三至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还可以让小组自行回答问题并进行评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竞赛中,最后通过对比教师所记的分数来得出小组输赢,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和高中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为背景,设定议题,让学生提问,然后小组之间分享探究结果。教师可给予小组一定的精神激励或物质奖励,提高学习小组凝聚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确定育人重点
育人重点是指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内容[5]。高中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教育的人文综合性学科,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其落脚点。因此,对于教学重点的考虑不仅应该着眼于静态的知识和问题的普及,更应该展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未来的长远发展,发挥高中政治课引领人、激发人和成就人的价值功能,思考学科中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因此,在育人重点的选择上,首先,应该着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立足于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明确我国长期将会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其次,应该着力把握“四个伟大”这一新使命。“四个伟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展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发展愿景。育人重点应当落在准确认识和理解党统揽的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内涵和价值当中。再次,应当着力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明确青年的责任和使命,练就担当大任的过硬本领。例如,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关键。政治教育与学生具体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背景中,加强高中学校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身为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积极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创设相关情境,探索其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有助于高中政治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提高学生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慧英. 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方法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6):2.
[2] 黄楠.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发展初探[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1(11):5.
[3] 曹小妹.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20.
[4] 刘俊雪.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分析[C]/ 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一). 2020.
[5] 李燕. 关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 科学咨询, 2021, 000(0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