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化农业技术背景下的传统农业技术变革的研究
李金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金华,. 基于现代化农业技术背景下的传统农业技术变革的研究[J]. 中国农业,2025.6. DOI:10.12721/ccn.2025.157058.
摘要: 基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背景,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向农业技术的转变,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能够稳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能够为民众提供健康绿色的农业产品。现代农业技术与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相比较而言,其在技术装备和农业管理层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我们需要不断的推进农业技术的变革,以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稳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关键词: 现代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技术;变革
DOI:10.12721/ccn.2025.157058
基金资助:

前言: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华夏文明的持续进步也与传统农业密切相关。但是,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西方农业借助科学技术取得了大幅度进步,而我国的农业仍然依赖于传统农业技术,整体农业产品生产效率低下,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取竞争优势。因此,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变革显得尤为重要。

1、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历程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农业,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显示出了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灿烂和辉煌。

谈到中国传统农业,就要追溯到先秦-明清传统的农业的历史阶段。中华民国以后为现代农业的时期,但真正的现代农业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中国现代农业废除了封建统治的形式,它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在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基础上,通过不断地促进技术创新,使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也长期处于均衡状态。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各个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适宜,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民族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在过去几千年一直领先于世界,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依然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的借鉴和依据。

然而,传统农业技术也有种种弊端。传统农业使中国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在明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由于农业技术的滞后,抵抗不住工业浪潮的强烈冲击,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导致近300年来落后于西方世界。因此,传统的农业技术如何向现代的农业技术转变,是中国农业的一个迫切问题。

2、现代化农业技术

2.1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应用

首先,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能突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界限作为基因转移”,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发挥了各种物质的优势资源,提高了育种的实际效率。其次,化学技术的应用。化学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了化肥的研制上,在过去的化肥使用上由于方式不正确导致了环境污染、土壤生产能力下降,但是,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化肥正在向着“复合化、专用化、控释化”的方向延伸,这样就减小了现代农业对土地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实现了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

2.2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农业在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也会逐渐实现智能化、多功能操作,在农业生产的“耕地、施肥、地膜覆盖、种植、除草、喷药以及收获”全过程中进行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智能化、网络化、实用化和国际化农业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出现,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种先进信息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能够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自动检测和预报,从而对生产状况进行预判,提高了生产上的科学性。

3、基于现代化农业技术背景下的传统农业技术变革策略

3.1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效率

现阶段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要注重分析各项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建立可行性较高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还要优化各项农业技术推广配套制度以及激励机制。定期对推广工作人员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在考核中要合理融入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此项目标,全面提高科研人员综合工作积极性,实现科技发展成果有效转化。重点突出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特色,实现各项技术成果有效供给,实现农业技术信息化发展改革,保障农业技术发展成果与现代化农业发展有效连接[1]。全面探求农业生产主体与农业科研部门有效合作,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农业生产发展实践中要注重探求各项新技术发展,研究最新的发展理念,实现各项技术成果有效转换。

3.2以农业技术的传承为基础

我国传统农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了很多农业技术发展规律,所以说,在农业技术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传统农业技术为基础。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域,在广阔的领域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地理环境类型,相对应的农业技术就会有所不同,同时,这种不同的因素在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中已经有所体现,因此,在现今条件下,要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改变也需要以不同地理环境为基础,这就体现了我国农业技术转变需要内部历史传承。由于到近现代我国农业技术已经有所落后,相对应的西方国家农业技术有所提升,所以,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这体现的是我国农业技术的横向传承。

3.3加大农业机械设备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研究和推广,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不同省市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类型各有差异,应当根据地区气候和农作物种类的差别,重点研发具有不同作业功能的农业机械设备,制造更适合现代农业的高性价比机械设备,提高农村地区机械设备的应用水平,实现农业种植的现代化、智慧化发展。与此同时,丰富和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内容,改变传统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劳动的作业模式,既能够减轻民众的的劳动压力,又能够改善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

3.4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组织培养技术能可以有效的加快农作物种子的发育速度,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有利于新的农作物品种的研制与繁殖。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而组织培养技术是针对这一特性能够有效降低各种病虫害对幼苗的影响的一种新技术。这项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农业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组织培养技术对农作物的保质,保纯和反季节生产都有重要意义,有希望成为二十一世纪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内容。

3.5合理确定农业投资的重点与主体

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所需的投资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利灌溉设施、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田间道路建设、大江大河治理、平整土地和土地改良等;②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贮运、加工以及经营管理所需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扩大;农业机械设备的购置;林场、草场、渔场、农副产品加工厂、仓库、晒场、冷藏设备以及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引进和推广、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信息化建设等。

要想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从而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首先必须要明确农业投资的重点,并根据各类投资的性质,确定不同的主体。目前,竞争性农业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农产品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上。因为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投资力度是当务之急。竞争性农业投资的主体应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因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深化加工、带动农户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生产发展的综合功能,是商业性农业投资的重要源泉。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由此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探究,对传统技术进行创新, 逐渐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将其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从而使农业技术达到革新的效果,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艳红,聚焦“十四五”农业现代技术化与乡村振兴,院士专家共商农业化发展大计[].农业工程,2020,10(1) : 3-4.

[2] 王志刚.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策略[J].中国农业信息,2014,3(12):56-58.

[3] 仁青卓玛.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研究[J]. 农家科技(上旬刊),2021(8):24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