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摆脱传统题海战术,把重点放在实践作业的特色设计上,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量大,负担过重
传统小学语文作业数量过多,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学生在完成大量作业的过程中,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坐在书桌前,长时间的学习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运动和休息时间,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过多的作业任务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这种繁重的作业负担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和社交活动,使得他们的童年生活呈现出单调乏味的状态。
(二)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多为书面作业,如抄写、背诵、做题等,较为单一。这种形式的作业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重复这些机械性的任务时,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缺乏趣味性的作业也难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此外,单一的作业形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三)内容枯燥,脱离实际
传统上的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多局限于课本知识当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这样的作业缺乏实践性和综合性,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只是对课本知识予以简单的重复与回忆,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脱离实际的作业内容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致使他们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沉闷乏味的事情。缺乏实践性和综合性的作业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双减”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特色设计策略
(一)分层作业设计
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是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他们可能在语文学习的某些方面存在困难,如字词掌握不牢固、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等。因此,为他们设计基础性的巩固练习尤为重要。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后,可以让他们抄写生字词、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壮举的段落,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阅读理解题,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需要更具挑战性的作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后,可以让他们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如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其他英雄事迹,并写一篇读后感。还可以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分析课文中五壮士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的,并进行仿写练习。这样的作业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弹性作业设计
弹性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给予学生在一定区间内自主决定作业内容与完成方式的权利。这种设计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自助餐式”的作业菜单,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对自己合适的作业任务。在这个作业菜单中,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类型和难度的作业选项。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能够提供一些跟课文有联系的拓展阅读资料,并要求他们撰写读后感;对于擅长写作的学生,可以给出一个特定的主题,让他们进行创意写作;对于对艺术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与语文相关的绘画、手抄报等作业任务。通过这种“自助餐式”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展现优势,与此同时,也能够挑战自己不太拿手的领域。从而实现全面发展。此外,学生在自主选择作业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合理选择作业任务,并认真完成。这种自主选择的过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总之,弹性作业设计的“自助餐式”作业菜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实践性作业设计
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意义重大。它能让学生跳出书本知识的局限,真正走进生活。语文本就源于生活,通过实践性作业,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深刻体会语文与生活的紧密关联。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阅读分享会活动性作业。在学习了某一经典文学作品后,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分享会。学生们可以提前准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悟以及喜欢的段落分享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能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新的启发,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同时,诗歌朗诵会也是一种极具魅力的活动性作业。学生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诗歌,通过反复朗诵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情感之深。他们可以在朗诵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元素,增强表现力,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探究性作业。比如在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单元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并撰写调查报告。或者在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后,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回来后进行写作练习。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在实践中亲身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特色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设计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和个性化的实践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作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薛宇琼.“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实践类作业设计与实施[J].语文课内外,2022(29):0055-0057.
[2]汤琦.“双减”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23(1):3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