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升水稻种植效益
潘海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海瑞 ,. 试论如何提升水稻种植效益[J]. 中国农业,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1.
摘要:
作为农业发展大国,水稻种植始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应不断创新水稻种植技术,增加水稻产量和质量,进而提升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户收益。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水稻选种工作,保障种子的优良品质,具备耐寒耐旱、抗病虫害的品质。还需要科学确定苗床,掌握绿色种植技术的要点,提升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从而为水稻种植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解决其生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升田间管理水平,达到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目标。
关键词: 水稻种植科学选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01
基金资助: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升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率,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助力。因此,新时期要关注水稻种植方法,适当改进以往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水肥管理效果,做好科学育种工作,从而掌握水稻种植技术的要点,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村生活,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1.做好水稻种植的选种工作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种子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最终的种植收益。因此在水稻种植中要科学选种,首先确保种子的优良品质,种子需要具备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能够在养分不足的土壤中生存,以此提升水稻种植效力。其次,要进行种子处理,在选种之后需要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尽量增强种子的成活率。保持种子活性。农户可以在播种前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晾晒,大约晾晒2-3次,每次2-3个h,每次间隔时间12-24h。通过晾晒可以避免种子出现潮湿现象,为后期的发芽和育种做准备。另外,也可以根据不同水稻品种进行高温杀菌处理,将种子浸泡在60-70℃的水中,可以适当加入碳酸氢铵,浸泡期间反复揉搓几次,最后捞出放到干净的布料上风干,以此提升种子的成活率,为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奠定基础。

2.科学确定苗床

苗床是水稻生存的主要环境,也是其生长营养的主要来源。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到水稻的生活习惯和生长习性,科学选择苗床,为实现水稻增产和提质做出保障。同时,水稻属于单子叶作物,具有喜湿、喜潮等特性,水稻幼苗发芽的温度在10-32℃之间,穗分化温度和抽穗温度在30℃和28℃左右,虽然不同地区的温度可能存在差别,但苗床的选择需要符合温度要求。另外,水稻种植具有较高的技术性,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做好管理,苗床在满足温度标准后要尽量符合光照强度,选取地形开阔的阳面,但不能受到大风影响。除此之外,水稻种植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种子差异准备育苗基地,以此满足健康培育需求,提升水稻种植的收益。

3.提升田间管理水平

在水稻种植中,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注重土地透气性,提升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水稻为一年生作物,因此需要做好灌溉工作,可以由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田间指导,由政府牵头鼓励专业人员下乡下村,为农户水稻种植提供帮助。若是水稻种植区域雨水大,雾气重,需要做好排水处理,并保持一定的通风条件。地势较高的种植区域则要预防病虫害,可以提前喷洒农药,或者采取生物天敌法进行治理,将预防和管理相结合,有效提升水稻种植管理水平。然后,在水稻进入到关键生长阶段,应合理控制固定单位水稻的数量,避免出现水稻根系争夺养分的情况。因此,需要合理应用控苗技术,了解到规定范围内水稻的稀疏程度,尤其是在秧苗分叉时期,会消耗更多的营养和能量,工作人员要及时修剪,从而构建合适的种群结构,在保持合理的水稻密植度基础上增加光照强度,提升光合作用。最后,在具体种植中还要进行监控管理,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情况判断管理计划,尤其是在相关施肥环节,按照不同阶段的肥料需求适当添加有机肥等肥料,制定合理的施肥管理方案,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分析,消除不利于水稻种植的因素,增强产量,实现丰产丰收。

4.绿色种植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食物的安全品质和种植环境有较高要求。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绿色种植可以改善水稻品质,实现生产要求。绿色种植技术会尽量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比如利用生物自身天敌机制铲除和预防水稻病虫害,者不仅不会对秧苗造成伤害,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利用虫子的生物习性提升种植效果,趋光性是生物的特点,因此可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利用反光膜驱除虫子,或者选择虫子喜欢的颜色进行诱惑捕杀,根据蜘蛛结网的原理,建立一个巨大的防虫“蛛网”,隔绝对水稻生产有损的虫子。另外,种植过程中可以应用农用机械设施和现代技术,提升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满足绿色种植需求,贯彻绿色种植的含义,这不仅可以提升生产作业效率,也可以大规模进行播种,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种体现。而且,机械化种植和绿色种植的结合不仅保障了水稻的生态环境,也满足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需求,可以在增长水稻产量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5.强化病虫防治

水稻常见的病理特征以及相关防治方式主要有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叶鞘腐败病,即是稻节上出现褐色小点,呈现扩散趋势,使得病部变黑、质地变脆,容易发生折断现象,甚至使水稻种子附带大量细菌,引起茎秆弯曲。在防治过程中,可采用有机肥的方式进行处理,或是喷洒富士乳油和三环唑可湿性粉剂,能够彻底消除危害病毒。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体现为叶片和叶鞘上出现黄色小斑,并沿着叶脉一侧成波纹状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转为白色,病部向内翻卷。在防治过程中可使用生菌素进行消毒处理,或是喷洒赛生海藻酸碘。水稻叶鞘腐败病的症状体现为水稻果穗上出现暗褐色小斑,边缘部位较为模糊,并可逐渐扩散到叶鞘部位,导致幼穗全部枯死,扩散菌丝体粉霉。可喷洒苯菌灵与赛生海藻酸碘的混合液体,消除病原细菌。

结语:为了追求水稻种植更好的发展前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的管控水平,有效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尤其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根据不同病虫害表现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此杀灭病毒病菌,增加水稻产量,提升水稻种植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邓巧.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探究[J].农业与食品科学,2022,2(3).

[2]陈仕林.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及水稻种植效益提升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8,38(08):13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