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杨秋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秋伟,. 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研究[J]. 哲学研究进展,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218.
摘要: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崇高的信仰、最科学的信仰、最现实的信仰。青年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研究,全面地了解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实情况,提出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进而提高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218
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秦皇岛市政研会课题组“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研究”(编号:2022SZKT+43)。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时代发展的生力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会议上强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依然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性思想,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发展。通过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也有利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三个校区不同专业的在校生。本次调查秉承不公开不记名的原则,同学们如实填写,共计收回问卷715份。所调查学生的年级从大一至大四,其中大一学生占40%,大二学生占26.15%,大三学生占20.42%,大四学生占13.43%。所调查学生的专业为五大类,文科类学生占22.1%,理科类学生占31.47%,工科类学生占19.16%,艺术类学生占3.92%,农学等其他类学生占23.36%。所调查的学生当中,女生占67.83%,男生占32.17%。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更加全面有效的了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此次问卷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况,分析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态度。通过调查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情况,分析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愿和途径。通过调查青年大学生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

1.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调查结果分析

青年大学生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有正确的认知,便会积极的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基于这一观点,在问卷中涉及到了相关问题。比如当问到“你了解马克思主义吗”,有95.53%的大学生回答了解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11.61%的大学生非常了解。当问到“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93.57%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仅有1.96%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说服力。当问到“你有信仰吗”,67.83%的大学生回答有信仰,并且有69.65%的大学生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大学生很重要。当问到“人是要有信仰的,要是可以选择,你愿意信仰什么”,有85.45%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仅有3.22%的大学生愿意信仰金钱万能主义,3.36%的大学生愿意信仰享乐主义。由此,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青年大学生总体上都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正确且清晰的认知,展示出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同时也存在少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倾向需要正确的引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体青年大学生都应热爱祖国,坚定信仰,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2.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了解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愿和途径,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当问到“你会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吗”,64.06%的大学生选择会主动学习,12.03%的大学生选择不会主动学习。从数据中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都愿意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整体状况是向好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需要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发挥出重要的教育和导向作用,从而提升全体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愿。当问到“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马克思主义的”,93.57%的大学生选择了课堂学习,50.63%的大学生选择了阅读书籍,66.57%的大学生选择了网络媒体,22.52%的大学生选择了通过和家人朋友交流了解,还有20.14%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从调查中显示,青年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渠道较多,但主要的渠道的是课堂学习。因此既要在全社会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宣扬马克思主义信仰,又要在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青年大学生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是无原则接受,而是要真正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内在逻辑性。因此,我们就要正视并解决青年大学生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问到“在大学生当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等指导思想认识不深入的现象,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80%的大学生认为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生活,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78.88%的大学生认为是网络快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从调查中显示,提升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要从培养大学生自身的精神世界着手,还要建设风清气正、安全稳定的网络空间,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当问到“你认为学校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到位吗”,65.45%的大学生认为到位,25.31%的大学生认为勉强到位。当问到“你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兴趣不浓厚的原因是什么”,44.3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本身不感兴趣,34.41%的大学生认为理论脱离实际,也有7.83%的大学生认为教师水平不强。从调查中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待进一步改进,要充分发挥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总而言之,只有社会、学校和个人协同发力,才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

1.在社会层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引领。

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上仍存在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尽管各种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度都不高,但是针对社会思潮的一些具体观点时,大学生对其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模糊的、错误的观点和认识。所以国家和社会应加大对错误思潮批判的批判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正确思想观念的核心内容,是全体人民应该共同遵循的人生准则。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倡广大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群体具有独特性和特殊性,青年时期正是各种意识和各种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理解模棱两可,思想观念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待人接物方面需要不断锻炼,在为人处世方面需要慢慢学习。而广大青年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当作自己的人生指南,才能够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在高校层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青年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方式。而高校教育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阵地,所以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大学四年尤其重要,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首先,思政课教师本身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循循善诱的讲授给大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而提高他们学习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其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在实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从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入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把大道理入情入理的说给学生,只有学生真正的将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才会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最后,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和科研研究,持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理论精神,同时还要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3.在大学生层面,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在实践中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正确的理论,我们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找到了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所以每个人理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青年大学生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意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且在不断的在丰富与创新;其次青年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认真听取课堂上老师讲述的理论知识,阅读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真正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网上接触到的思想理论鱼龙混杂,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增强辨别意识,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主要参考文献

[1]苗桂先.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定性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01):93-97.2022.01.001.

[2]杨项宇.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在教育中的作用探析——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08):40-43.

[3]叶苗苗,伍旭中.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皖西学院学报,2021,37(04):63-66.

[4]种永恒. 新疆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1.

[5]张雪黎,魏新凯.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研究[J].西部学刊,2019(04):18-20.

作者简介:杨秋伟(1993-),女,汉族,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