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作为党和国家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党校担负着培养党员干部理论素养的重要使命。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
各级党委要重视和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校工作领导体制,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党校、深入党校调研指导等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明确各级党委常委会成员联系党校制度。
各级党委要把学习研究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研究制定相关具体措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要求上来。并且要建立健全党校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党校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党校工作的领导,为党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各级党校要充分发挥思想理论阵地、党性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基层党校“四个作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等规定,认真履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科学管理、教研人员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考核等制度,把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作为重要政治责任。
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转化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力量。
第一,要用好党校课堂这个主渠道。党校课堂是开展理论学习的重要平台,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党校课堂这个主渠道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纳入教学大纲,加大理论授课比例,确保学员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党的理论,并转化为自身思想认识和工作行动上的自觉;要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作为党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学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二,要发挥好教师队伍这个主力军。党校教师要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身于党的建设伟大事业中。党校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理论素养的主阵地。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教学科研任务,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1)要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使党员干部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根源在于理论素养的缺失,从而坚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使党员干部认识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理论学习,使理论成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要让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思想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2)要针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使党员干部认识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取得胜利,与我们党始终注重理论学习、善于理论指导是分不开的。我们要通过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素养,才能在工作中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要针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使党员干部认识到,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制约了工作发展,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愿意开展工作。期间将需要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帮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理论学习、善于理论指导,能够不断增强我们党的生机活力,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重视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党校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党校教师要积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重大意义、科学体系和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努力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
除此之外,党校教师还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了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并且需要积极研究党的历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定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党校教师要加强对国内外形势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研究,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本领。同时还需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了解国情,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党校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党校承担着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等重要职责,要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作为基本教材,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教材,使党的创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让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定力;要把加强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城.党校报刊在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古田干部学院学报,2021,1(04):46-49.
[2]赵宇,王多昕.关于把长征精神贯穿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思考[J].攀登,2020,39(05):39-45.
[3]马艳层.加强基层党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阵地作用[J].改革与开放,2020,(09):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