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作业设计和规范作业管理,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丰富作业类型,优化作业设计
应“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在优化设计语文作业时要丰富作业的类型,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语文作业,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地发展。
1.教师可以设计自主探究类作业,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设计作业前应积极转变作业设计理念,摈弃“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优化作业类型,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2]。探究性的作业设计就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题目或者进行问答。探究性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语文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举--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文后,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阅读完课文后,大家觉得母爱是什么样的?为了更全面地掌握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技法,我们要怎样设计课后作业?”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再次阅读后,标记文中的优秀词句,进行仿写练习,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寻找与教材文本写作风格类似的文章进行阅读,找出两篇文章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在探究性作业中,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明显提升,设计出的作业也更贴近学生的学习能力。
2.设计趣味性语文作业。兴趣是学生学习前进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投人到作业过程中。设计趣味性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例如,将游戏与作业相结合。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闯关游戏”作业,将词语和短句写在卡片上,让学生读出,上面的读音和大意。在完成第一关后进入第二关游戏,为多音字“找朋友”,锻炼学生文字应用能力。以此类推,在游戏中设计层次性闯关难度,这样既能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还能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设计课外延伸作业。教材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素材,光靠教材文章是无法实现知识的累积的,也无法拓宽学生眼见。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课外延伸作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累积更多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介合适的书目,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整合学习资源,评选优质作业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管理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进行独立完成作业,并能参与课后的学习分享活动。每一名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地进行联想以及将自身的人文精神进行有效的表达,减负的环境中,教师融合相应的学习资源,评选出优质的作业。有的学生善于将优美的段落进行摘抄,有的学生在学习联想中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持续地进行作业实践分享中,具备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
三、分层作业实践,教师及时反馈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尊重学生在作业实践中的差异,及时做出作业的反馈以及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完善,教师在作业管理中进行多学科的作业融合设计,对作业的评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分层作业评价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围绕《桂花雨》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给学生分别布置基础类型的作业、拔高类型的作业,“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事件?”“结合这篇课文运用到的写作手法,围绕自己难忘的人或事进行写作。”作业布置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能够完成的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在批改环节中要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的批注,之后选择比较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点评,也就是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文进行修改,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改进评价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1将单一评价转为多元评价
以往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只根据分数进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当前教学工作中应注重评价方法和内容的多样化。在实际作业批改过程中,可运用红花、小印章等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变作业检查为集体交流
不少学校在作业检查中,都是让教导处与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在语文作业交流中,有些教师是通过对名著阅读过程的优化,利用思维导图对阅读经历进行记录。这种作业交流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不断提高作业质量。
五、实施精当辅导,注重反馈实效
针对学生作业中的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反馈:如果是共性问题,就统一讲解,集中订正,二次批改;如果是个性问题,就面批矫正或个别辅导,单独训练。对于典型问题,要指导学生整理错题,进行原因分析和方法归纳。有些浅显的问题,可以指导合作互助小组里的“小老师”来解决。教师要及时查点“小老师的指导情况,并对互帮互学开展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帮扶学习困难生,让学习困难生必做题逐条过关,就成为教师辅导的重点和难点。这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六、结语
总之,规范的作业管理既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认识到作业管理的重要性,继续积极探索有效的作业管理模式和策略,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庭,刘婷.“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2(15):16-18.
[2]朱玉兰.“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落实核心素养探讨[J].生活教育,2022(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