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业习惯均属于职业素养构成,这些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求职道路的顺畅与否,而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数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职学生的就业,本文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预示着数学知识学习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为了深入了解这种联系、利用这种联系,正是本文围绕函数建模教学、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数学学习对中职学生学业和就业的影响
为了明晰数学学习与中职学生学业、就业之间存在的联系,笔者对自身所在中职院校开展了调查,调查学生人数为319人,调查的项目由学生数学素养测试成绩、学生在校期间5门课程平均成绩、学生毕业后半年内就业率、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对口率、就业后从事技术或管理岗位率、就业定职后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共六部分组成,(1)中职学校学生总体数学素养偏低。数学素养测试成绩在90~100分段的学生仅有11人,而30~69分段则有186人,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2)数学素养成绩与学生课程平均成绩呈正相关。数学素养测试成绩越高其课程平均成绩同样较高。(3)数学素养测试成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就业率。数学素养测试成绩在0~49分段的学生在就业中将面临一定劣势,但数学素养测试成绩50~100分段中这种劣势几乎不存在。(4)数学素养测试成绩对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影响不明显。数学素养测试成绩在0~49分段的学生专业对口率会受到数学素养测试成绩的一定影响。(5)数学素养测试成绩对学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影响不明显。(6)数学素养测试成绩较低会影响学生就业收入。
结合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学生的数学素养测试成绩对其未来就业将带来多方面影响,而本文研究认为这种影响的出现是由于数学素养测试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其职业素养较高,因此结合数学教学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二、中职函数建模教学实例分析
为提升本文研究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验教材《数学》高一上册第二章《函数模型及应用》一课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的教学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教职人员带来一定启发,且同时更直观阐释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成本计算
1.问题提出
函数模型属于《函数模型及应用》一课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笔者选择了某养猪场作为教学实例,由此提出的问题为“某养猪场需定期购买饲料,该厂每天消耗饲料200千克,每千克饲料1.8元,饲料保管费等相关费用总数为0.03元/kg,每次购买饲料的运费为300元。求养猪场多少天购买一次饲料耗费成本最低?若饲料销售公司推出5t以上饲料八五折优惠活动,该养猪场是否应参与该活动?”。
2.学生讨论
通过养猪场饲料采购问题,笔者首先引起了学生参与数学实际问题解决的兴趣,而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在笔者开展的巡视与指导过程中,A小组通过如下方法解决了养猪场饲料采购的第一个问题,具体解题方法如下:
设该养猪场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为y1,天购买一次饲料耗费成本最低。
∵饲料保管等费用相较于前一天会减少:
200×0.03=6元。
∴x天饲料保管等费用的总数为:
从而有
最终得出x=10时,y1有最小值,由此可断定该养猪场每10天购买一次饲料耗费成本最低。
上述解题方法的提出得益于A小组成员开展的紧密合作,而在这一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样能够实现不小的提升。
三、结合函数建模教学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保证中职学校函数建模教学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教学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建议教师结合多媒体设备将函数建模过程通过可动图像进行直观展示,如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不同,由此学生就能够较为直观的发现图像无限接近x轴、无限向下伸展且图像都在x轴的上方,这样函数建模教学的直观化程度将大大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由此便能够实现大大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也能够用于中职函数建模教学,教师在应用这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做好重点、难点、有趣的教学素材搜集与制作。
(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分析问题能力
为了通过函数建模教学更好推动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学生团队意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重视,上文中提到的教学实例便属于结合这一重视开展的具体教学,而结合抽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则属于相关教学必须把握的关键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标新立异、大胆猜测,这样其数学知识获得、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习热情提高才能够得以实现,学生也才能够真正认识到数学这一学科的生动、活泼、富有激情特点。
(三)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
考虑到实践是数学概念的主要来源,函数建模教学的开展可以结合成形的数学理论通过翻转的方式指导学生,这是为了保证数学教学中更好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数学概念的形成往往会涉及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规律,由此教师在函数建模教学中便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智慧,以此学生便能够在不断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此外,这一教学还可以结合中外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奋斗故事,由此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就能够得到更为有力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函数建模教学能够较好服务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而在此基础上,研究所涉及的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验教材《数学》高一上册第二章《函数模型及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等内容,则证明了研究的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便能够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连刚.中职数学教学如何与专业课结合探讨[J/OL].中国培训,:1(2017-06-14).
[2]柳薇.中职数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38-139.
[3]周其圣.基于PISA视角谈数学素养对职业高中学生发展的作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2):48.
[4]周洁嫦.浅谈中职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04):146-148.
作者简介:杨海燕(1975.2-),女,汉族,浙江台州人,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