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历来是我国人民的一种优良品德,更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与素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游戏”思想,来组织孩子们开展“种植”的活动,帮助孩子们理解“种植”的方式和方法,去观察和探索“植物”的成长。
一、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意义
(一)增强幼儿的社会体验
与学习或游戏相比,劳动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运动,适度的劳动不仅可以促进儿童各种肌群的发展,而且由于儿童在劳动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非由老师设置的情景,而是实实在在的,因此,这种面对困难的经历,解决困难的过程,都是非常直观的经验,比起那些说教或是理论上的知识,要更加深入,这样才能为儿童的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比如,在感受春天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去选择大豆,一起把大豆当做种子,把颗粒饱满、无虫蛀的大豆去掉,把那些干瘪有虫的大豆扔掉。在选择种子的时候,要让孩子认识到种子的好坏对种子的萌发率和存活率都有很大的作用,只有质量好、健康的种子才能适宜播种;而且,他还知道,没有保存好的种子,很可能会引来害虫。协助孩子们在栽种的选种过程中提升认识层次,不仅要有选择地进行筛选,还会对孩子们成长为一颗出色的种子,树立起他们高贵的人格。
(二)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必须具有的素质之一。在种植活动的启动之前,老师要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比如通过举手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种植的种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是通过网络或者是参考相关的书籍来找到种植的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健全幼儿社会责任意识
种植是一项持久而有耐性的工作,可培养孩子的毅力与责任心。在细心细心的注视下,孩子们能随时注意到植株的成长,从而能主动地进行种植。通过对花草的照料,孩子们可以培养出爱护、奉献、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培养团队的荣誉感和协作性。
二、幼儿园开展劳动种植活动的策略
(一)利用碎片时间,培养耐心
作物的成长既要温度,又要有充足的水分,还要有足够的能量与时间。培育学生的毅力与耐性,是种植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大多数的老师把种植的重点和重点放在了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导入过程上。相比之下,生长晚期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所以,老师们要适当地使用平日里的零星闲暇,老师们要确保孩子们每日都可以与自己所栽种的植物进行交流,把种植活动的重心贯穿于整个种植过程之中,通过观察与栽种,锻炼孩子们的投入与毅力。
比如,在教《杨柳如何成长》时,老师可以提出让学生去亲近自然,去看一看植物的多种形态特征。在早春的时候,要把精力集中在柳条上,观察它如何变绿,发芽,长出叶子,寻找并领悟它的生命力;在夏天,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去看柳树在微风中摇摆的样子,去采摘一根柳枝去抚摸它的叶脉;秋季柳已变黄,秋季树叶染成金色,同学们可以搜集杨柳枝做成书签及工艺品;到了深冬,叶子都掉光了,大雪之后,凝霜就有了另一种味道,一整年,孩子们都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和杨柳一起生长。
(二)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思考
种植活动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认识自然,走进自然,并对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直觉认识。首先,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会不断地提出与植物有关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在寻找解答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到植物的成长规则和环境;另外,在课堂结束之后,老师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复习和扩展知识,把阶段性的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比如,“播种时,是否将种子置于地表或地下?”“植株的根部怎样吸取水分?”“是否有不开花而结实的植株?”通过互联网和阅读相关的相关知识,来理解并总结出一些特征,从而帮助儿童找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规律,从而对其进行内在的判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探究"植物有感觉吗?"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可以通过音乐试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而且可以在栽种的时候,根部吸取养分,把自己的根深深地埋在泥土里,为果子的生长供给能源,来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进行拟人化的隐喻,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对植物的奉献中,感谢父母的辛勤照料。
(三)渗透安全意识,增加体验
因为儿童的年纪还很小,他们对事情的认识多依赖于具体的直觉。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运用多感觉的教学和实际操作上,把种植的快乐和安全意识互相融合,让孩子们在探索和探索中获得的成功感。
比如,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栽种环境,并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宣传。为了防止儿童在栽种过程中伤害到孩子,老师要对活动的工作量及植种种类进行适当的分配,最大限度地保证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科学与可行。老师要注意孩子的行动与状况,运用分组协作,在提高孩子情绪的前提下,减少工作的次数与密度;另外,老师要事先确定所选择的植物,比如夹竹桃、水仙花等有毒的植物,如果吃了就会有生命危险,而仙人掌等带刺的植株,很可能会在生长的时候发生事故,所以不推荐小孩子去栽种。另外,老师也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演示有关植物的图片以及它们的生长习惯,帮助他们扩大对植物的认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种植教学的成功实施与教师营造的愉快和谐的种植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方面,老师要有足够的意识。在播种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协作,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认识,在栽种和探索中获得新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让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中[J].是春英.教育界,2022(13).
[2] 浅析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J].张剑莹.名师在线,2022(6).
[3] 幼儿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以"家庭试验田"亲子种植活动课程研发为例[J].杨云青.基础教育参考,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