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
万良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万良珍 ,. 水稻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J]. 中国农业,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2.
摘要: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中国人要有足够的信心。中国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亿亩,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水稻生产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但依靠农业科技和政策的力量,目前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这为我们应对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有力保障。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23年全国稻谷总产量20824.5万吨。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粮食消费国,水稻生产和消费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种植粮食安全战略意义
DOI:10.12721/ccn.2024.157012
基金资助:

引言: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3021.32万公倾(453198000亩),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其中南方稻区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75%,产量占全国稻谷产量的85%以上。由于水稻种植和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水稻生产和消费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文献,将我国水稻种植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水稻生产和消费现状,并总结了影响我国稻谷产量和消费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明确我国水稻生产和消费的战略意义、优化稻米产业布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水稻种植为国家提供大量优质粮食产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优质粮食产品的主要来源。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优质的稻米产品。水稻具有品种繁多、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稻谷总产量20824.5万吨万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65%。早籼稻播种面积为8380万亩,中晚籼稻2.36亿亩,粳稻1.36亿亩。按人口计算,稻谷是全国人民口粮消费的主要品种,约占全国口粮消费总量的89%。同时,中国稻米产业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二、水稻生产为我国保障口粮绝对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形势总体向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20900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2020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45100万亩,比2018年减少月1000万亩;产量约为21100万吨,比上年增加200万吨。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已连续十年年保持在40000亩以上。2020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13.5亿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30%以上。

三、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水稻生产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大国。自2001年加入 WTO以来,我国稻米出口贸易总额持续上升,2003年突破百亿美元,2008年突破200亿美元,2019年达215.6亿美元,2020年达到250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稻米出口量达到155.8万吨,同比增长15.3%,出口额达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6%。此外,我国稻米进口量也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四、水稻种植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加快发展水稻生产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稳步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一系列要求。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对我国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中国人多地少水缺,但我们有14.3亿多人口,还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没有大量的粮食储备,没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就不可能真正地保障国家安全。中国人吃饭问题解决了,但中国人均耕地面积都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7.7%左右。中国人要吃饱饭、吃好饭,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有一种声音是“中国人都该去国外抢饭碗”。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任何时候都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把粮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六、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较高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依靠国内资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通过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粮食单产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水稻单产水平则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已经超过70%,远高于发达国家的40%以上。水稻机械化生产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稻谷产量。在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导致机械使用成本过高,而我国则可以利用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大幅度降低水稻机械使用成本。

虽然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首先,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我国近年来在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绿色栽培、农业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在种业方面,尽管我国种子质量已有较大提升,但仍面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难题。第三,在农机装备方面,虽然我国农机装备性能和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第四,在信息化方面,虽然我国已在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数字鸿沟”现象。第五,在人才培养方面,虽然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科技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第六,在人才引进方面,虽然我国各省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国从事农业工作或创业就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一是“人才引进”力度不足;二是“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三是“人才引进”效果不佳;四是“人才引进”政策相对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七、未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将不断提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单产水平会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粮食生产必须实现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将不断提高。比如:通过优良品种选育、土壤改良和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水稻生产成本降低;通过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管理等新技术,实现水稻生产效率提高;通过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水稻生产投入降低;通过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通过水肥一体化和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粮食增产增效。

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少,这就决定了中国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中的基础地位。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巨大,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要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统筹粮食生产,健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给持续稳定。要加强粮食科技创新,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要强化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要重视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吃饭问题的过程。虽然中国人从饥饿中走了出来,但是中国人在吃饱饭、吃好饭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粮食安全方面,我们还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定力。

参考文献:

[1]蔡茂楷.科技兴农“粮满仓”[N].农民日报,2023-01-11(001).

[2]王金晶.辽宁:有地有技有收成[N].人民政协报,2023-01-09(006).

[3]陆寒芳.稳产好“丰景”播种新“希望”[N].池州日报,2023-12-08(002).

作者简介:万良珍,女,汉族,196810,安徽省六安,高级农艺师,本科,研究方向:水稻种植技术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