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机械化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小麦种植机械化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麦种植机械化过程中的问题,并研究新技术如何助力解决这些问题。
1、小麦种植机械化的问题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机械化种植已经成为了小麦种植领域的一股强大推动力。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更是为小麦种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效益。然而,当前小麦种植机械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机械适应性差、作业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麦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1.1机械适应性差
小麦种植机械在面对多样化的地形条件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复杂地形地区的机械化种植受到严重限制,难以适应地形的起伏变化,导致种植效率低下,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并且由于机械设计的局限性,播种深度难以做到精确控制。播种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和生长质量。浅播可能导致小麦易受干旱和冻害影响,深播则可能使小麦出苗困难,增加生长周期中的不确定性。同时机械化灌溉系统在某些地区与当地的灌溉水源和灌溉方式不匹配,导致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此外,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精准灌溉。
1.2作业效率低
小麦种植机械作业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是设备性能不佳。部分机械设备由于设计缺陷、制造工艺落后或长时间使用导致性能下降,难以适应高效、精准的农业作业要求。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还增加了作业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对小麦种植机械的作业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部分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实际操作经验,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发挥出最佳效能
1.3智能化水平低
当前小麦种植机械在自动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许多传统机械仍然依赖人工操作,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的种植、管理和收割过程。这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也限制了作业效率的提升。智能化种植机械应具备根据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做出智能决策的能力。然而,当前的小麦种植机械普遍缺乏这样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使得种植过程难以达到最优状态。同时目前小麦种植机械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应用系统,无法实现与农业信息化系统的无缝对接,也就无法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2、新技术的应用
2.1智能农机
小麦种植机械智能农机新技术的运用涵盖了自动化播种、智能灌溉、精准施肥、机械自动化收获等多个方面。
2.1.1自动化播种系统
自动化播种系统是小麦种植机械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精确的导航和传感器技术,能够自动调整播种深度和间距,确保种子均匀分布在预定的行距内。此外,自动化系统还可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参数进行智能调节,以实现最优播种效果。
2.1.2智能灌溉控制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数据,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并根据小麦生长需求进行精准灌溉。这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确保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获得充足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2.1.3精准施肥技术
精准施肥技术利用土壤养分分析仪器和作物营养需求模型,为小麦提供个性化的肥料配方。通过智能施肥机械,可以精确控制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位置,实现肥料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2.1.4机械自动化收获
自动化收获系统能够精确识别小麦的成熟度,并在最佳时机进行收割。通过智能调节收割机械的工作参数,可以确保收割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损失和浪费。同时,自动化收获系统还能对收割后的小麦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洁、烘干等,为后续加工提供便利。
2.2无人机监测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小麦种植也不例外。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小麦种植的效率和品质,也为现代农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2.2.1土地勘察与分析
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土地地形测绘。通过收集地形数据,可以生成详细的地形图,帮助农民了解土地的高低起伏、坡度坡向等信息,为后续的种植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搭载多光谱传感器或土壤成分分析仪器,对土地进行土壤成分分析。通过收集土壤的光谱反射信息或直接测量土壤样本,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有机质等关键指标,为施肥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2.2.2数据收集与分析
小麦种植机械无人机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运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土地勘察与测量、无人机喷药施肥、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识别、数据收集与处理、产量预测分析、农业决策支持和智能化管理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农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小麦的生长状况和生产环境,为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策略提供有力支持。可以为小麦种植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3产量预测评估
结合无人机获取的生长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等多源信息,可以构建产量预测模型,对小麦的产量进行早期预测和评估。这有助于农户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通过预测模型,可以对小麦的产量进行预测分析。这些分析可以帮助农户提前了解小麦的生长趋势和产量水平,为后续的田间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结束语:小麦种植机械化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但当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新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小麦种植机械化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小麦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王娟.小麦种植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J].当代农机,2022,(06):45+47.
[2]孙乐涛.关于小麦种植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的思考[J].农家参谋,2021,(15):83-84.
[3]杨效奎.浅谈小麦种植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12.
[4]渠尊印.浅谈小麦种植机械化问题及新技术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16):89.
[5]王志强,乔华伟.小麦种植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的相关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3):15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