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肿瘤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肿瘤带来的疼痛感尚无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对于晚期老年患者来讲,癌痛是影响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1-2]。因此,在规范性治疗的基础上,应该重视癌痛的改善效果,以提升老年患者的身心舒适性。基于此,本文就以我院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40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并均接受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40例患者中包括女性患者14名,男性患者26名,年龄最小者60岁,年龄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为(67.88±2.11)岁;疾病类型:肝癌患者9名、肺癌患者11名、胃癌患者7名、乳腺癌患者4名、胰腺癌患者6名,其他患者3名。
1.2方法
本文选取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并联合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干预。其中: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病房基础卫生清洁、用药指导以及基本的生活护理等,以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性。
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干预包括:(1)患者入院后,即对患者进行癌痛程度的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特定的护理方案,之后将护理方案标记于床旁(2)每日定期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并及时记录和整理,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采取对症处理(3)为每一位患者建立疼痛档案,详细记录疼痛的改善情况、疼痛的程度、疼痛的部位以及性质等,并记录用药量和品种等(4)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疼痛的原因,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对应心理疏导,尽量提升患者的心理舒适性(5)健康教育:选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药物正确的使用方式、日常注意事项、有效缓解疼痛的技巧等,必要时可以将教育内容制成健康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巩固记忆力(6)随访:待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对患者行随访工作,持续时间半年。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通过QOL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内容涉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每项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负性情绪评分:包括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情绪评分,分别通过SAS、SDS量表进行评估,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低越好。
疼痛评分:通过VAS量表进行评估,分值0-10分,得分越低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本文数据,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当结果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如表1,护理后40例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生活质量评分 (x̄±s)
2.2 负性情绪评分
护理后40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38.99±3.66)分、(42.37±2.56)分低于低于护理前(58.77±3.68)分、(60.28±4.55)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疼痛评分
护理后疼痛评分(4.55±1.25)分明显低于护理前(7.35±1.37)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话题,由于恶性肿瘤的存活率低,使得临床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治疗原则,而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缓病情的发展已经不是临床首要的干预目的,现如今,希望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提升肿瘤的治愈几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3]。但据诸多研究表明[4],癌痛是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依从性,并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首先需要将癌痛放在首位,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40例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护理后40例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原因在于本文的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则是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以缓解老年肿瘤患者的癌痛为目的,对患者实施疼痛程度的评估和疼痛程度缓解等干预措施,而在该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患者的身心舒适性,以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耐心疏导患者的情绪,并以正确的健康教育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的病情,并且提高配合程度,同时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从而使得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舒适的身体条件来迎接后续的治疗[5]。
综上所述,老年肿瘤癌痛患者应用癌痛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患者促进病情的改善,提升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浩,田景中,李光云,许建国,黄宝玉,彭杰,谢坤领.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对保留左结肠动脉直肠癌根治术老年病人的干预效果研究[J].安徽医药,2022,26(01):132-136.
[2]蒋清,周靖云,曾媛媛.“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老年肿瘤病人PICC维护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1(24):244-249.
[3]黄秋桂,庄丽娜,成晓芬,刘玉瑶,代蕊.人性化护理服务与临终关怀护理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22):3502-3506.
[4]王静静.标准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标准化,2021(22):198-200.
[5]杨雪敏,吕菲,樊海娃.安宁疗护对老年非肿瘤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0):3496-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