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艺控制设备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与挑战
​邵煜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邵煜尧,. 半导体工艺控制设备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与挑战[J]. 电路系统研究,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384.
摘要:
半导体工艺控制设备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核心,在晶圆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和质量控制以及生产线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高自动化和严格洁净度要求的特点,能在纳米级别进行操作和控制。然而,高初始投资成本、快速技术更新、系统集成复杂性和人才需求等挑战也随之而来。
关键词: 半导体工艺;工业自动化;晶圆制造
DOI:10.12721/ccn.2024.157384
基金资助:

引言:半导体工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等产业,是绝大多数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半导体材料在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绝缘体与导体之间,具有可控性强的特点,可以在外界环境如电压、光照、温度等变化下呈现导通、阻断的电路特性,从而实现特定功能。此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各国政府均将其视为国家骨干产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每1美元半导体芯片的产值可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美元产值,并带来100美元的GDP,这种价值链的放大效应奠定了半导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一、半导体工艺控制设备概述

半导体工艺控制设备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确保生产过程的精确性和一致性。这类设备主要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和检测设备等。光刻机负责将电路图形转移到晶圆上,是半导体制造中最为复杂和昂贵的设备之一。刻蚀机用于选择性地去除材料,以形成所需的图形结构。薄膜沉积设备用于在晶圆表面沉积各种材料层,如绝缘层和导电层。离子注入机通过向晶圆注入特定离子来改变其电学特性。检测设备则用于监测和分析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产品质量。这些设备的共同特点是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和严格的洁净度要求,能够在纳米级别进行操作和控制[1]

二、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晶圆制造

晶圆制造是半导体生产的核心环节,涉及多个复杂的工艺步骤。在这一阶段,光刻机是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先进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机能够实现7纳米甚至更小线宽的图形转移,这对于制造高性能集成电路至关重要。光刻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精确控制曝光剂量、对准精度和焦距,确保每一层图形的精确叠加。刻蚀设备在图形形成后发挥作用,通过等离子体或反应离子刻蚀技术选择性地去除材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调节气体流量、射频功率和腔体压力,以获得理想的刻蚀轮廓和均匀性。薄膜沉积设备,如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系统,通过精确控制沉积参数,在晶圆表面形成纳米级厚度的各种功能层。这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极高,能够在真空环境下连续处理多批晶圆,同时保持工艺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二)芯片封装

芯片封装阶段的自动化应用旨在保护芯片并建立其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晶圆切割是封装的第一步,采用高精度激光或机械切割设备将晶圆分割成单个芯片。这些设备配备了先进的视觉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芯片设计自动调整切割路径和深度。引线键合是连接芯片与外部引脚的关键工艺。自动化引线键合机利用超声波或热压技术,在微秒级时间内完成单个键合。这些设备配备了高速摄像系统和精密运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亚微米级的定位精度。对于先进的倒装芯片(flip chip)技术,自动化设备可以精确地将微小的锡球或金属凸点沉积到芯片上,然后将芯片翻转并精确对准基板。模塑是封装的最后阶段,自动化模塑设备能够精确控制注塑压力、温度和时间,确保封装材料均匀分布且无气泡。对于系统级封装(SiP)等先进封装技术,自动化设备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多芯片堆叠和互连结构[2]

(三)测试和质量控制

测试和质量控制环节的自动化应用贯穿整个半导体制造过程。在晶圆级测试中,自动化探针台能够在芯片切割前对每个芯片进行电学测试。这些设备配备了高精度的探针卡和自动对准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数千个测试点的接触和测量。自动光学检测(AOI)系统在制造过程的多个阶段发挥作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和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检测晶圆表面和封装后芯片的微小缺陷。这些系统能够实时处理海量图像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质量标准自动分类和标记缺陷。X射线检测设备在先进封装技术中尤为重要,能够无损地检查芯片内部结构,如焊点质量和微小裂缝。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更是能够生成芯片内部的立体图像,为质量控制提供了强大工具。

(四)生产线管理

生产线管理的自动化应用整合了信息技术和操作技术,实现了整个半导体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制造执行系统(MES)是其中的核心,它连接了从订单管理到生产调度、设备监控、质量追踪等多个功能模块。MES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优化生产计划,并提供决策支持。自动物料处理系统,如自动导引车(AGV)和自动存储检索系统(AS/RS),实现了晶圆和物料的无人化运输和存储。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人为污染的风险,对维持洁净室环境至关重要。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WMS)结合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了原材料和成品的精确追踪和库存管理。这种系统能够自动优化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同时确保生产所需材料的及时供应。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线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预测潜在故障并安排最佳维护时间,从而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机器学习算法被用于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良率和一致性。

三、面临的挑战

(一)高初始投资成本

半导体制造设备的投资成本高昂,构成了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以最先进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机为例,单台设备的价格可达数亿美元。这种高额投资不仅限于设备本身,还包括配套的洁净室建设、辅助系统和基础设施。高投资成本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参与,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过高,不利于技术创新和行业良性竞争。此外,高昂的初始投资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延长了投资回收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二)技术更新速度快

半导体行业以其快速的技术迭代而著称,摩尔定律的持续推进要求制造设备不断提升精度和性能。这种快速更新不仅带来了持续的研发压力,还可能导致设备的经济寿命缩短,加剧了投资风险。企业需要在技术前沿性和投资回报之间寻找平衡,这对战略决策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技术更新的高速度还意味着企业必须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以避免技术落后。然而,研发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特性可能导致一些企业难以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最终被市场淘汰[3]

(三)系统集成复杂性

现代半导体制造线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涉及多种设备和工艺的协同。不同厂商、不同世代的设备需要无缝集成,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系统集成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还涉及软件接口、数据交换和控制协议的统一。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系统集成的难度进一步增加,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复杂的系统集成还增加了生产线的脆弱性,一个环节的故障可能导致整条生产线的停滞,因此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人才需求与培训

半导体工艺控制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优化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人才供给往往滞后于需求。高校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在职培训。此外,人才的国际流动也给企业的技术保密和人才稳定带来挑战。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平衡知识传承和创新,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跨学科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现代半导体制造涉及材料科学、微电子学、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四、结论

半导体工艺控制设备在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技术进步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这一领域仍然充满机遇。通过不断创新、优化系统集成、加强人才培养,半导体行业将继续引领全球科技发展。在克服技术难题和经济壁垒的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持续突破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松,汪宗华,何成国,等.半导体塑封压机的自动化工艺技术应用[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23,52(4):42-45.

[2]吴燕林,孟晓云,刘福强,等.半导体设备工艺配方管理系统研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23,52(1):40-44.

[3]韩丹丹,韩珂,韩士双,等.一种半导体光刻板清洗生产系统.CN201810611758.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