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语文教科书所涵盖的文化非常丰富,而在初中的语文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语文的教学也会变得更为深刻,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知识储备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而把红色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既能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又能掌握到中国的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尽管“红色年代”已成历史,但我们的生活中,革命战士所传授的红色文化还在我们的周围,在语文教学中,把红色文化与我们结合起来,有助于让学生对烈士自我牺牲的思想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使学生懂得红色文化的崇高性,从而培育出一种优良的爱国情感。
一、红色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生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发育都不够完善,对某些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所以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非常重要。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关于红色文化的东西不少,像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梅岭三章》这两本书,就具有很强的爱国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中国的革命传统有一个真实地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加乐于继承中国的优良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助于深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每个国民都应该具有的一种品德,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的中心。在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初中生对外来的新东西很敏感,若没有适当的引导,就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不利的作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不利的。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要将红色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自己的课堂之中,并与历史的现实相结合,向他们讲述关于红色文化的故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国家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国家自信,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到了初中,学生们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他们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书本上,大部分同学都是靠着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局限,而且也使他们缺乏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阅读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盲目,很难养成系统和规律的阅读习惯。大部分学生偏爱容易理解、趣味强的书,而比较单调、复杂的书很难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单纯的书又大多是活泼的,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教育,要合理地进行选书,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趣味。初中生由于其心理发展不完善,自主能力较差,在阅读过程中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其阅读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大多沉迷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而与之相对的,则很少有对红色文化文学感兴趣的,阅读结构上的失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妨碍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养成,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们要对红色文化进行有效地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红色的精神。
三、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抓住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
在初中语文教科书里,有许多与红色文化教育相关的因素,一些课本上的红色文化并不突出,在实践中,老师若不给学生提供课本的知识,学生自己也难以理解这些红色文化元素。如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此外,老师也可以利用情景对话等手段,为作家创作这篇诗歌的场景,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体验到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从而培育出一种爱国主义的氛围。
(二)引入信息技术,融合红色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利用好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帮助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继承。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红色影片,播放红色音乐等。因此,在对红色影片的选用上,尤其要注意对影片、歌曲的选用。通过影视、音乐等方式,让同学们拓宽对红色文化的了解,让他们对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年代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例如,在教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纪念白求恩》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用有关的影片和乐曲,使同学们对战争的残忍有一个更为直接的认识,对白求恩的革命精神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红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利用好自己的信息科技和网络资源。在当今社会,多媒体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初中语文老师应加强对资讯科技的使用,提升资讯科技应用的水准,使其能跟上资讯科技发展的趋势。与传统的教育资源相比,互联网上的信息更加丰富,更新也更加迅速,查找起来也更加方便,内容更加完整。因此,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了“红色文化”课程体系。
(三)结合教材丰富课堂内容
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施也是需要借助一定载体来完成的,初中语文课堂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语文知识和红色文化密切相关。而且,随着红色文化教育受到重视,初中语文课本中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也在逐渐增多,为教师进行传统革命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而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阅读敦学,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经典名著.借助书籍中的文化思想来影响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三观的形成。将语文教学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可以感受先烈为新中国努力奋斗的爱围主义精种.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充分挖把红色文化教育资源,通过经典的红色课文资料,为学生讲述文章背后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翻越老山界的艰难,数者可引导学生把了解长征的全过程作为故事学习的背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身临共境地感受红军过草地、爬雪山时的危险和经受的痛苦,进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长征情神”的感染和鼓舞,最终能把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作为学习、生活的必备品质
结语:红色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如何将红色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承舟.论红色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J].考试周刊,2019(43):33-34.
[2]周东.试谈红色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8(0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