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仲小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仲小平,. 番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 中国农业,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7058.
摘要:
番茄,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营养丰富,口感上乘,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番茄的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为种植人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了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番茄的栽培过程中,各种病虫害的频发常常给生产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掌握番茄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番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番茄种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DOI:10.12721/ccn.2024.157058
基金资助:

番茄是生活中最主要的一类蔬菜,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和应用。在种植管理中,栽培的质量和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显著下降。随着我国对番茄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所以,在番茄栽培工作中,管理者要根据现有的情况,采取科学环保的管控措施,使番茄能够良好发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番茄种植中的主要技术方法

1.1品种选择

为了保证番茄种植产量的质量,农户须根据当前环境情况,对所选用的作物品种进行科学地规划。同时,为了使番茄在较好的条件下生长,还可采用大棚栽培技术,为西红柿创造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和条件。所以,在品种的选取上,应特别注意其产量、生长周期和食用口感。在番茄生长发育中,病害因素会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种植地点的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栽植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最后对其进行科学处理,将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2土地土壤确定

番茄种植应选择土壤疏松、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地块,这样就不会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在选择种植场地时,应综合考虑土壤的通风状况、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等条件,使本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同时,通过对土壤的测试与化验,测定其养分的浓度,尽量不要将番茄种植在砂质或者是酸性的土壤上,一般比较合适的土壤pH值应该在6-7之间,这样才能灵活地根据番茄的生长需要来调整施肥方案。此外,还可以人工向土壤中加入有机物和化肥,为其供给充足的养分并使其保持水分。

1.3育苗技术

育苗技术是保证番茄植株迅速成长和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首先要保证所选用的番茄种子是最优的,才能从根源上保证番茄的发芽率及存活率。而优良的种子也能够增强对害虫的抵抗力。其次,要对播种之前的种子进行浸泡、消毒和浸泡后的催芽处理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出苗和存活率[1]。同时也要注意温度与湿度进行全面的调控,只有适宜的温湿度才能为番茄种子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一般来讲,20~28℃,湿度70%左右是番茄育苗萌发的适宜温度。同时,加强对幼苗的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害对幼苗的伤害,避免影响幼苗的存活率。另外,在种植期间,还要密切关注幼苗的生长情况,在达到某一水平后,要立即进行移苗,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植株的根系发育,增强其存活率和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1.4温度湿度控制

番茄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0~28℃,所以栽培期间必须将其维持在该温度范围之内。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应采取降温或增加通风量的方法,使周围的空气温湿度适宜。另外,还要对环境湿度进行适当的控制,要保证番茄植株叶面的水分含量不超过一定程度。湿度过高会引起番茄病虫害的滋生,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在番茄生长发育初期,要严密监控并调节周围的温度,尤其是在不开加湿器的条件下,要保持室内的湿度在70%以上。此外还需注意保持田间适度的湿润,但是不能太干,要留意排水状况。

1.5整理枝条技术

在番茄的生长过程中,会横向生长出许多枝丫。若未能及时对这些枝丫进行修剪处理,它们将迅速向外扩展,进而使番茄植株失去其主干,仅增加高度而不产生果实。与此同时,未经整理的番茄植株会呈现无序生长,叶片间距缩小,通风性能降低,进而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导致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因此,整理枝条技术必须得到及时应用。以番茄植株为例,一旦发现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枝条,必须立即剪除并妥善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另外,当番茄植株生长出过多的枝丫,特别是竞争力强或交叉生长的枝条时,也需要进行修剪,以保证植株间的通风性,从而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例如,当植物进入开花期和结果期时,为了保障植株的营养供给充足,需要剪除多余的花芽和果实。此外,当番茄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后,为了保持植株的生长平衡,提高整体生长力和抗病虫害能力,还需要对枝条顶端进行修剪[2]。这些措施有助于优化植株的生长环境,促进健康生长。

2.番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措施

2.1物理防治

为了保证番茄植株的正常生长,减少病害对番茄的危害,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温闷棚。在种植番茄之前,农户可先将土壤中的腐烂植株清除,然后将里面的叶子烧毁,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在种植期间传播疾病和虫害的概率,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若气候较热,则可进行两茬栽种,之后在该环节与换茬整地方式相结合,再对腐熟的鸡粪进行晒干、碾碎、施撒。二是对种植范围内的温度科学控制,若采用棚内种植方式,温度调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虫害的发生,当温度偏低且湿度过高时,灰霉病易于滋生;而温度过高则可能引发番茄植株的卷叶病、病毒病等问题。因此,种植人员必须精准把控种植环境的适宜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实现病虫害的精确防治。

2.2合理调整耕种模式

首先,为确保土壤健康与农作物产量品质,番茄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后,需经过至少3至4年的间隔期,方可再次种植。这一措施能有效预防土壤因季节性变化而产生的相同病害问题。在轮作或间作期间,推荐选择与番茄生长周期及营养需求相匹配的作物进行种植,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植株和紧缩栽培方式在产量和品质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然而,过小的种植密度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提高产量,但同时也增加了病菌传播和侵袭的风险,从而对作物的长期生长和产量稳定构成潜在威胁[3]。因此,在种植过程中,为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田块整体需维持适中的生长速度和均匀向上的生长方向。这有助于在植物生长的初期阶段,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害虫或病害问题,确保农作物的安全与产量稳定。最后,收割后遗留在田间的柿子椒般秃落叶、腐烂果皮及其他植物残渣,均为病菌或虫卵滋生的温床,所以要及时对这些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或清理,以降低对潜在病虫害的影响。

2.3优化施肥管理,减少或避免病虫害发生

肥料的合理施用不仅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和防止病虫害的产生,因此,应优化施肥管理。首先,选择适合的肥料。在选择肥料时需要从番茄植株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入手,选择质量好且无公害的有机肥肥料。其次,选择适宜时间施肥,且要按时施肥。为确保番茄植株的健康生长与提高抗病虫害能力,需根据其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科学选择并适时施肥[4]。各阶段对肥料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精准把握施肥时机,选择合适的肥料,以确保土壤肥力平衡。这样,才能为番茄植株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茁壮成长。最后,控制好每次的施肥量。不同生长阶段的番茄对肥力的需求不同,而肥力的控制取决于每次的施肥量,因此应采取科学的检测手段确定当前阶段的番茄植株需肥量,然后以此针对性地调整施肥量。

结语

综上所述,番茄种植工作中,种植人员应充分了解番茄植株的生长特性,结合番茄不同生长周期,制定好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要重视品种的选择、土地管理、植株管控等方面的工作质量,实现种植领域的专业化转变。

参考文献

[1] 程琳. 早春大棚番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前景分析[J]. 河北农机,2023(9):103-105.

[2] 许维龙. 番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J]. 河北农机,2022(15):103-105.

[3] 杜成滨. 大棚番茄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种子科技,2022,40(15):76-78,81.

[4] 马善江,刘羽,顾凌. 番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探讨[J]. 新农业,2021(17):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