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劳动教育也是育人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幼儿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加强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使其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劳动的过程,帮助幼儿从小养成优良的劳动意识和自我习惯,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一、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单一
目前,许多幼儿园根据国家课程建设要求,把劳动教育引入幼儿课程体系中,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因为劳动教育老师的专业素养能力不强、学校认识不到位等原因,没有真正体现出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轻视了劳动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许多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幼儿的一日活动为中心进行安排,以幼儿的自我服务为中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如游戏之后玩具的摆放、认识一些外界的事物等,这些内容的设计非常单一。而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课程要体现出社会服务性特征,如帮助别人、培养公益服务意识等,只有这样的劳动教育,才能让儿童尽早地接触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劳动教育的保障不力
目前针对幼儿教育设计的课程体系,都是以板块组合教育为主,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出现以下问题: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数不足、劳动教育保障措施不力、制度不完善、劳动教育的效率不高。而且施教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实质把握不准,对劳动教育的课程标准也不清楚,这一切问题都不利于幼儿劳动教育的组织和实施。
(三)家长的认识不到位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幼儿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到位。虽然在幼儿园里老师教会了孩子许多生活常识,可是由于家长的溺爱,认为孩子年龄小,不适合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一来大部分孩子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切学习的任务几乎是家长包办,就连最常见的倒垃圾、扫地这些能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劳动都不让孩子去做,甚至,即使幼儿园里布置了家务劳动体验活动,部分家长也不支持,全由家长代替完成,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幼儿劳动观念的形成。
二、劳动教育对幼儿成长重要意义
(一)劳动能锻炼幼儿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劳动是一个辛苦并且需要坚持的过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人们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劳动成果。孩子们总有一天需要独立创造劳动果实,我们应当从小为幼儿创造多种学会劳动的机会,应当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家庭和学校的各项劳动,鼓励幼儿坚持完成较长时间的劳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切身体会劳动的不易与艰辛,磨炼幼儿吃苦耐劳的品质。贫困、偏远山村的幼儿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许多生活与生存的技能,因为家庭条件的艰苦,他们不得不早早为家人分担家庭劳动任务等。这些幼儿往往比经济条件优越地区的幼儿更能吃苦,在生活和学习中克服困难的意志也更坚强。当这些幼儿踏入社会时,他们也更容易适应社会,这就是较早的劳动经历给他们带来的坚强品质的发展。如果给较发达地区的幼儿同样提供劳动的机会,这对于幼儿形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是极其有利的,这也必然会帮助幼儿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劳动能帮助幼儿提高独立自主性
独立自主性是指一个人独立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们生存和进行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品质。有些家长认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慢慢就能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许多事就为孩子大包大揽去做了,幼儿也就丧失了自己劳动的机会,然而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独立自主的意识。有教育界的专家曾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而这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应该从小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时期就注重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劳动是一个需要独立自主进行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需要依靠自己去解决。为幼儿提供劳动的机会,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劳动,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独立生活的技能,这样也能减少幼儿对家长、老师的依赖心理。在此过程中幼儿会慢慢体会到独立自主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幼儿也会逐渐形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独立意识。我们应该学会放手,让幼儿自已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些看上去虽是小事,但却让幼儿渐渐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意识。所以说,劳动对于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有着重要意义。
(三)劳动教育能提升幼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活动,幼儿参加适量和适宜的劳动教育,对其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教育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加快身体的发育,还能促进儿童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如语言能力、协调能力等。可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目前部分幼儿教育小学化程度比较严重,过度重视智育,忽视了对儿童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幼儿通过亲自动手体验,感受了劳动过程,从而提高了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劳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劳动是综合性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劳动可以促进幼儿大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促进身体的发育。劳动可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在参加劳动时,双手的劳动活动可以使脑细胞得到锻炼从而刺激左右脑的开发。例如,当幼儿在擦桌子时,发现桌子上的一处污点怎么也擦不干净,他便会尝试将抹布沾水然后用力擦拭污点,通过幼儿擦桌子过程便提高了幼儿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容易摆脱原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积极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在劳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和同学的沟通能力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在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五)劳动可以提高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在要求孩子们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让幼儿懂得尊重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让幼儿亲身体验身边工作者的劳动,如清洁工、快递员、医生、绿化员等,感受他们的工作职责在幼儿体验劳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劳动者的热爱之情,深化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幼儿园还可以举办以“今日我是清洁工”为主题的劳动活动,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劳动来体会清洁工的辛苦,从而学会保护环境,尊重清洁工的劳动成果,提高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结束语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可以使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进入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他们初次脱离家庭走向校园,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帮助他们提高生存技能,让他们拥有生活的独立性还可以加强他们的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实施,需要社会多方的配合才能取得真实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澜,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六期“成陶开讲”暨首届“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中青年教师报告会论文集,2020.
[2]刘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有效实施策略的研究[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