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单元统整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强调将相关教学内容按主题或能力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连贯的学习单元。其中,“词句段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单元统整视域下探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单元统整视域下“词句段运用”教学的意义
在单元统整的教学视角下,“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单个词句或段落的孤立讲解,而是将其融入到整个单元的教学体系中,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以达到更为深远的教学意义。
(一)促进知识整合与迁移
单元统整教学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原本零散分布的词句段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词句段的教学往往被割裂开来,学生难以形成对语言知识的整体认识。而在单元统整教学下,教师可以将相关词句段按照主题、情感、表达方式等维度进行归类和串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词句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单元统整教学还强调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通过将词句段的学习与具体的语境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种迁移和应用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词句段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不同的语言情境时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结合课文进行词句段教学是单元统整视域下的另一个重要策略。通过选取与词句段相关的课文作为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的运用规律。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词句段在文本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它们在表达思想、情感、描述事物等方面的作用。这种直观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和生动性。此外,结合课文进行词句段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语言的敏感度、理解力和表达力。通过反复阅读和品味课文中的词句段,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语言的韵味和节奏。
(三)培养综合素养
单元统整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在词句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词句段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单元统整教学还强调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选取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课文作为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并体验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这种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二、单元统整视域下“词句段运用”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课文进行词句段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句段的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词句段教学,我们可以采取单元统整的策略,将课文内容与词句段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万物有灵”人文主题的单元教学中,可以将《落花生》和《白鹭》两篇课文中的词句段进行整合教学。教师可以比较两篇课文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描写事物的方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的词句段进行练习。如“举世闻名”一词在课文中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并尝试在其他语境中运用该词。同时,可以结合“词句段运用”板块中的顿号用法练习,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二)创设情境进行词句段运用
创设情境进行词句段运用,这一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情境”的创设。情境是连接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它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自然地运用语言,从而避免了单纯语言学习的枯燥和抽象。教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或“词句段运用”板块的要求,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这些情境既可以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也可以是充满想象和创意的虚构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五年级上册三单元习作部分“我的心爱之物”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个“展示心爱之物”的情境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被赋予了“小小展示者”的角色,他们需要精心准备一件自己的心爱之物,并围绕这件物品进行口语表达。这不仅是一次语言表达的练习,更是一次对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全面锻炼。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句段来描述心爱之物的外观、功能、来历以及它对自己的意义等。这些词句段可能是学生在之前的课文学习中积累下来的,也可能是他们在课外阅读中自主获取的。通过将这些词句段融入到口语表达中,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同时,角色扮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创意的舞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为心爱之物赋予独特的性格和故事,从而丰富口语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随文练句与随课练写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词句段,并进行模仿或改写练习。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加深对词句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词句段,如“举世闻名”“不可估量”“化为灰烬”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句段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如用“举世闻名”造句,或者用“不可估量”来描述某个事物的价值。通过模仿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句段的用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除了模仿练习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词句段运用”板块的要求,在课后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例如,在学习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词句段写一篇关于历史遗迹的短文或日记。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词句段来描述历史遗迹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它对自己的启示等。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单元统整视域下的“词句段运用”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将零散的词句段知识整合成系统,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通过结合课文进行词句段教学、创设情境进行词句段运用以及随文练句与随课练写等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曾玲华.单元统整视野下的“词句段运用”读写融合教学——以五年级上册的“词句段运用”为例[J].新课程. 2023(25):21-23 .
[2]段培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词句段运用”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华夏教师,2023.02):45-47.
[3]张瑶函.统编教材“词句段运用”版块的编排意图与教学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0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