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
田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田雨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J]. 教学管理研究,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55.
摘要: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专业型应用人才,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应在教育管理方面进行创新,通过更加科学的教育管理手段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确保中等职业教育能力与培养模式适应社会进步的脚步。
关键词: 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55
基金资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各个领域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中职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基础,承载着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责任。虽然各中职院校都有设置教学管理制度,但是在中职教育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漏洞,影响着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创新方法。

一、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职业能力培养不足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设置应当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进行专业设计及课程设计。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仍然不够完善,许多学校固步自封,往往过分依赖于部分几个有一定积累沉淀的专业,却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偏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对企业而言,企业所需人才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忽略了对学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专业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岗位需求与企业的发展进程。

(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组织者,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知识技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许多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这导致职业教育的效率难以得到提高。从教材建设的角度来看,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选用教材已经有了较大进步,教学中的实践性与个性化发展也得到一定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手段相对薄弱,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不够深刻。再加上部分学生学习心态出现偏差,为摆正学习态度,导致教师的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教学效率低下。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创新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

对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而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道德素质培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许多社会化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校园内,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品德和能力是新时代人才的两大基本素质,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良好品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师要妥善处理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从教学中找到适合德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和生活中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强化教育管理意识

高效的管理是实现职业教育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确保教育目标有效落实的前提条件,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强化教育管理意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从管理形式来看,需要从学生出发,以教育为核心将职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将制度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的管理制度,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最终实现管理目标。从管理方法的角度来看,教师要适当关心学生,但是又要做到以制度为依据,把握住教育本身的时机,在恰当的时候拓展教育内容,同时树立好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与教师相处过程中既保持平等关系,同时又充满尊重,这样才能积极开展有效的教育。强化教育管理意识需要依赖于教育工作者敏锐的教育意识,在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时,还应抓住热点,找到管理工作的重心,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管理内容进行转变。中专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价值观念尚未定型,只有主动积极的引导,才能让学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经验积累和年龄增长,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的进步与变迁,面对变化,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保持教育管理的初心不动摇,适合多样的教学形势。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升,首先需要学校在聘用教师时设置相关的程序标准,招聘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来帮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比如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外出学习等。教师必须有效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教师道德形象,从而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教师还需要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必须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平等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积极地扩大知识范围。从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最终发展成为具有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对激励机制进行不断优化,有效发挥教师自身有点,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单一的传授知识的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关系到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正视当前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根源,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改革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强大的教育管理意识推动下,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必定能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文英.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5):13.

[2]柳金福.探索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效性[J].中外交流,2021,28(8):166-16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