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民族发展的根基,优秀的文化可以使一个国家兴旺强盛。在国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后,推动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创造者,普及群众文化能推动文化发展。
2、活动的规模分类:
2.1小型文化活动——一般是指规模较小,容易操作,机动性较强的活动,是基层日常活动的基础。以满足群众日常的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通常由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就可运作。
2.2中型文化活动——是指由一个或几个文化单位举办的,在本地区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化活动。中型文化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代表了本地区文化活动的实际水平。
2.3大型文化活动——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其性质、特征及其职能,应与群众文化活动保持一致。大型活动只是就其规模给予界定,而不是改变其属性。其次,所谓大型活动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单位对于“大型”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再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文化行为,必须经过严密的策划设计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方可实现。因此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由于大型文化活动必须由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要建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活动组织机构。因活动内容具有综合性,且操作较为复杂,因此要履行一定的审批和立项程序,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正式批准;要有与活动相适应的专项经费,并制订详尽的经费预算计划;要制订完整规范的各类活动方案;能够在当地产生重大社会影响。
综上所述,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概念是:主办方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展对本地区能够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
3、基本素质
组织实施人员素质与策划人员所承担任务和工作特点均不相同,因此在素质要求方面也各不相同。组织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有以下几点:
3.1工作设计和组织设计能力
所谓工作设计是指将策划方案中的设计转变为实际操作计划,并将这一计划进一步细划落实的过程。而组织设计是指为实施程序而设定的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的过程。
3.2指挥控制能力
大型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各种环节很多,组织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将自己分管权限范围里的人、才、物及操作进程,时刻控制在正常的秩序之内。绝不允许出现丝毫失控现象。
3.3组织协调能力
大型活动很难靠某个单一部门独立完成任务,必须要靠多个职能部门协同合作。这就需要组织指挥人员拿出较多的精力去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将各环节磨合成一个整体。使各相对独立的内在循环系统在整体大系统中发挥作用。
3.4调整应变能力
在组织大型活动的过程中完全一丝不变的将策划意图落到实处,是十分罕见的。工作中总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变化。组织人员必须机动灵活,及时调整和修改计划,甚至修订计划书,使之能够确保活动目标的最终实现。
3.5总结评估能力
如果说在策划工作中,判断和预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那么在组织实施阶段中的评估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组织指挥员必须对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及时做出评估,根据评估来判断工作效果是否符合要求,这是每个组织人员的基本功,也是确保活动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
按照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要求,凡具有一定文化专业技能,热心文化事业,自愿奉献时间和精力,为基层群众提供公益性、经常性文化艺术服务,按照“自发自愿、规范引导、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自愿经常性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辅导活动,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各类群众文化辅导任务,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志愿者,按照一定程序,在文化馆申请注册登记,均可加入群众文化辅导员大队。
4、如何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辅导:
根据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特性,在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员工作中,严把专业素质关。对自愿加入群众文化辅导员大队者,首先强调其专业性,即必须具备一定文化专业技能,在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美术、摄影以及艺术编导、手工技艺等方面有一定专业特长和艺术水平。针对群众文化工作面广量大的实际情况,群众文化辅导员工作由文化馆和各文化站负责牵头,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并带头报名积极参加,由此带动各有关单位和社会上的文艺骨干踊跃加入。
群众文化辅导员虽然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某一方面特长可能还比较突出,但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程度却各有差异,特别是对某些流行的、适宜于广大群众参与的文艺形式,还有待于统一、规范动作要领,进一步提高技艺。因此,群众文化辅导员大队组建后,首先抓了对他们的业务培训。针对文艺表演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为因势利导,把这项活动引向深入。培训班重点学习群众文化、文艺表演的理论与方法,以满足各镇、村、社区日益活跃的广场舞健身需要。目的是将自发、无序、分散的群众文化活动变为有组织、广泛性、高品位的群众文化活动。培训班专门请来了专业人士为学员授课,分别讲授了群众文化知识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实施的理论与方法、文艺表演知识与技能。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现场教学活动。通过群众文化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文化辅导员与群众不仅很快熟悉了表演的知识和基本要领,而且进一步掌握了社会文化的特点以及群众文化、文艺表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和比赛的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承担某项或几项文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实施等工作,收到了预期效果。培训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他们将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让更多的人接受培训,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更加丰富、更加完美,真正做到经常化,融入到广大群众的生活之中,以促进社会和谐。
5、正式实施步骤
5.1准备阶段
共分前期准备、中期准备和后期准备三部分
前期准备:包括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工作细则和规章制度,落实活动经费,完善法律程序和手续,组建队伍,明确岗位分工和职责等等。中期准备:按照活动内容的要求,各部门进入实际筹备程序,如节目的排练,场地的装饰,各类设备的落实,服装道具的制作等等。后期准备:也称为倒计时阶段,包括各项工作的检查验收、艺术项目的最后合成、各类票证的发放、安检工作的落实、工作人员就位等等。
5.2实施阶段
对策划案及各阶段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验收。进入实施程序。总指挥系统按计划向指挥部系统下达启动指令;各部门按计划协同工作;对不适合操作的内容进行协调或调整;总指挥系统下达结束指令,并对其结果进行检查,各工作部门结束操作,进行收尾程序。
5.3后期收尾阶段
文件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活动各阶段的意见反馈;资产设备的清理归位;经费资金的清算和结算;活动总结、评估、表彰和处罚;遗留问题的处理和移交;组委会宣布解散。
6、结束语: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对国家的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也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助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平. 群众文化艺术辅导的过程[J].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02):64.
[2]于悦彬. 浅谈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的问题及措施[J]. 参花, 2017(12).
[3]郭彩虹. 浅谈群艺馆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J].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3(11):255-255.
[4]孙景钟. 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培训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