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教师要关注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幼儿未来的发展,幼儿教师要通过艺术教育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保护和激励,幼儿教师要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让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创造思维和创造的基本行动力得到培养。艺术活动的展开,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推动幼儿长远发展。
一、当前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培养的观念
在幼儿阶段,幼儿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这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们会接触到非常丰富的艺术类课程以及人文的课程,对幼儿进行创造力培养有着很多的优势。不过,很多的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们创造力方面缺乏正确的观念,也使得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没有很好地保护幼儿们的想象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优势,甚至出现了扼杀想象力的情况。幼儿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在幼儿教师的引导鼓励和呵护之下,幼儿在想象力方面以及创造思维方面可以得到有效地引导和培育,然而教师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的话,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单一
要想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鼓励幼儿的想象和自由自在的艺术创造,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要尽量多样化,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幼儿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材比较传统,教学的方式也比较单一,这样的情况大量存在,也影响了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特别是艺术类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能够充分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积极地参与和体验,才有可能让他们在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
(三)缺乏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如何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培养的效果如何,这些都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才能结合具体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估。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却缺乏相应的评价的环节,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这种情况的存在也限制着对幼儿进行创造力培养工作的科学化开展。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要在评价机制方面进行完善,是采用量化评价,还是采用质化评价要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而确定。考虑到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观察法,收集一些一手数据,从而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情况进行质化评价。而且考虑到艺术教育活动的特点用量化评价的方式也不现实,因此,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约束,在评价的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二、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一)借助名人作品开展创意艺术活动
开展创意艺术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课程的兴趣。幼儿阶段的孩子喜欢用画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对色彩艳丽的作品有强大兴趣,也习惯模仿。教师可以在开展创意艺术活动时,选择一些名人大师的作品开展活动。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对作品的欣赏重点,加入大师作品可以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马勒维奇的画作《至上主义构成》,典型的抽象派作品可以让幼儿欣赏画面中色块碰撞带来的冲击感及色彩协调性。教师要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述自己的见解。孩子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而这正是他们在创意艺术活动中的最大优势。总之,利用大师作品融入创意艺术活动,能让幼儿对美产生强烈的追求,有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将创意艺术活动与多领域的学科内容融合
大部分创意艺术活动都在美术课进行,但是想要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我们可以打破传统,开展多样化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内容改革创新,增加新的方法,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艺术活动融入多领域学习内容,丰富他们的体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获得身心愉悦,也可以用音乐节奏感染他们的情绪,激发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唤起幼儿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例如,可以为幼儿开展充满趣味的生肖属相主题活动,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加入《十二生肖歌》的音乐作品,结合故事与背景音乐,让幼儿产生共鸣,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深化他们脑海中的画面感,对歌词中的“牛儿把蹄抬、老虎一声吼、兔儿跳得快、龙蛇摆尾巴”等动作进行想象,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并鼓励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或者使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视频和动画,深化他们的记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三)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具有独特的性格特征,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创造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利条件,实现特色化教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探索教育的路径,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构建有效课堂,为幼儿提供客观发展的平台,使其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掌握学习技巧,提高综合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创造力。例如,教师将“各种各样的房子”作为活动主题,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房子的具体特征以及建造特点,讲解绘画的技巧,之后向幼儿提出问题:“思考房子的特点,其外形像生活中的哪些物体?”使幼儿积极想象,拓展思维。众所周知,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创造空间与平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为创新活动内容奠定坚实基础。游戏元素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之一,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元素,对丰富幼儿的思想感情、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春游活动,组织小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其在玩耍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如何在春天寻找美丽的景色?”让幼儿主动寻找创作素材,描绘出春天的美景。
(四)给幼儿的创造思维提供积极的促进要素
幼儿教师要用自己的创新教学,给幼儿们带去更多创新的刺激。幼儿教师要结合各种艺术类的教学活动,通过整合的方式,让各种艺术活动相互结合,给幼儿们带来更加强烈的艺术感受。例如,以往教师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侧重于美术理论知识的讲解,或是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关注幼儿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缺少重视。很多教师虽然重视对幼儿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也对临摹特别重视。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要重点将美术、音乐和舞蹈等活动进行巧妙的结合,要让幼儿有更多的观察和直观的体验,用美术创造的方式,展现自己在舞蹈和音乐中的体验。在音乐、舞蹈和美术中,都可以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展现出来。所以,幼儿教师要成为一个设计者和促进者,让幼儿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地感受到艺术给自己带来的丰厚感。
三、结语
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幼儿进行艺术类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并且有意识地引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将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的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加强评价标准的制定,加强对幼儿创造力的评估,有意识地开展创造类的教学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创造氛围。
参考文献:
[1]杨秋丽.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名师在线,2019(26):52-53.
[2]刘超.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19(10):33.
[3]王鑫磊. 幼儿美术教育中艺术能力的开发与培养[D].河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