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鲍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鲍军,.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教学管理研究,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79.
摘要: 本研究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核心观点和不同智能类型的特点。随后,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和职业发展领域的应用研究,该模式旨在通过充分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该模式也强调了学生在不同智能类型上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更具全面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关键词: 多元智能;实践教学;人力资源
DOI:10.12721/ccn.2023.157079
基金资助: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20jyxm1760);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9A0425);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HS2019B12);安徽省高校一般教学研究项目(2022jyxm1486)

1、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对传统智力观点的扩展和重构,他认为传统智力测试只关注了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而忽略了其他多种智能类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不同的智能类型,每种智能类型都是独立且相对独立的能力。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中,加德纳提出了最初的七种智能类型,后来他在其后续研究中还增加了两种新的智能类型,总共形成了九种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每种智能类型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发展。这一理论对教育、心理学、职业发展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个性化教育和才能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2、多元智能理论综述

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国内外众多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学者关注和研究。下面是对多元智能理论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2.1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在国外,多元智能理论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研究表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个性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国内,多元智能理论也逐渐被教育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很多研究关注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2.2评估工具的开发

在国外,许多研究致力于开发和验证多元智能评估工具,以便更好地识别和测量不同智能类型在个体中的表现。在国内,也有一些关于多元智能测量的研究,致力于开发和验证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评估工具。

2.3人才选拔与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在人才选拔和发展方面也受到重视。一些研究探讨如何根据个体的智能特点来安排工作和发展路径,提高员工绩效和满意度。多元智能理论也被用于教师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并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一些研究探讨教师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并在教学中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多元智能理论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也存在一些批评和争议。一些研究认为多元智能的划分方式不够清晰,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持。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和评估方面仍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教学实践,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3.1多元智能测试与评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元智能测试工具来了解学生在不同智能类型上的优势和潜力。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倾向,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基础。

多元智能分类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归纳和分类,探讨每种智能类型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比如,言语智能在沟通与协调中的作用,逻辑数学智能在数据分析与决策中的作用等。

3.2多元智能识别与个性化发展

探索如何识别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了解每个学生在不同智能上的优势和潜力,以便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为言语智能较强的学生提供演讲和写作任务,为逻辑数学智能较强的学生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案例分析等。

3.3强调自我认知与领导智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具有领导潜质的人才。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培养自我认知和领导智能。培养协作和人际智能,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与不同员工、领导和团队合作。教学中可以设立小组项目和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发展人际智能,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技巧。

3.4教学方法与评估

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不同智能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评估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智能维度,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5实践案例研究

通过实践案例研究,分析已有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实践案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总体来说,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有助于培养更全面、灵活和适应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人力资源管理挑战。

参考文献:

[1]欧阳超群,李怡蓉.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 创业意识养成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7):123-124.

[2]刘秋霞,徐凯.构建发展学生人际智能的课堂空间[J].成才之路,2019(25):7-8

[3]于华.境外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 教育研究 与实验 ,2012(03):92-95.

[4]陆康其, 杨玲. 2021. 以项目化学习推动五育融合的探索. 上海教育科研(07),83-87.

[5]汤蓉. 2020. 融入项目式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现状、意义与构建策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Z4),44-47.

作者简介:

鲍军(1980-),男,安徽舒城人,黄山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研究。E-mail: baojun@hsu.edu.cn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