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提升语言思维——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夏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夏琪,. 以读促写提升语言思维——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336.
摘要:
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思维发展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读促写语文教学与思维导图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综合素养发展。该篇文章将首先简要论述思维导图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对学生言语思维发展的影响,探究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中,思维导图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教学评价各个环节的实践和策略,促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语言思维;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思维导图;以读促写
DOI:10.12721/ccn.2023.157336
基金资助:

“中国教育迟早改革,而改革迟早发生在课堂。”教育改革名家冯恩洪站在新时代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度,强调教育的细胞是课堂,无论高等院校还是各地方中小学生,其教育都是课堂组成的,希望把课堂创新摆在基础教育更突出位置。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习贯彻教育改革名家的讲话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推进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优化和创新,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觉悟,抓好创新贯彻落实,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语文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一、课前预案与思维导图相结合,辅助学生高效预习

数字化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学科教育发展开辟新赛道和进一步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1]。课前预习环节对后续的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和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前预习环节中,让学生借树状脉络思维导图对课前预习内容作有效梳理。

以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前预习为例,明确该单元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认识“盐、屹、昂”等生字,对观潮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认知,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语文教师可借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钱塘江大潮潮起潮落的画面,借提前设置好的全文阅读语音带领学生通读《观潮》,并设置预习任务,“课文写了谁观潮?什么时候,在哪里观潮?观的是什么潮?然后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并让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绘制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如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顺序绘制思维导图,其中潮来时标题再按“时间—午后一点左右”“潮水—风平浪静、白浪翻滚、山崩地裂”“人群—人声鼎沸、又沸腾了起来”顺序梳理课文内容,潮水描写还可再细分“潮水声音—闷声滚动、山崩地裂”“潮水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借思维导图预习课文内容,既是帮助学生厘清故事发展脉络,也对学生往后的故事情节理解和语言分析有所帮助。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创设预习笔记任务,借线上学习平台在思维导图绘制之后增加预习笔记页面,要求学生按日记形式进行记录,让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二、巧用思维导图打造学习课堂,提升思维和语文素养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学习工具,对学生语言思维整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都非常有帮助,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状态的良好媒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更能发挥其优势作用[2]。以《落花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麻雀》群文阅读为例,以学习和分析借物喻人写作手法为切入点,借思维导图对各篇文章中的借物喻人片段进行分析,按“借物主题—借物热点—品格—共同点”顺序进行梳理,如《落花生》—花生—不好看、但实用—赞美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品格—默默无闻工作者和花生一样,都在切切实实为社会服务。语文教师借群文阅读思维导图梳理出借物喻人写作手法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紧抓事物特点与人品格的相似之处,鼓励学生尝试应用借物喻人手法进行写作,如紧扣“一个长满了青苔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去赞美坚强不懈、敬重生命的奋斗者;紧抓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行为,去歌颂无私而又伟大的奉献者;紧盯梅花的凌寒傲放特征,去赞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开拓者,借思维导图厘清借物喻人写作手法,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写作思维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由此以读促写教学目的。

三、思维导图融入教学评价体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该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且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语言思维的综合发展[3]。以读促写教学评价过程中,融入思维导图建设多元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语言思维的发展、知识学习成果等。思维导图与教学评价相融合有利于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厘清教学评价主体,由此确保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以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评价为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最后从学以致用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进行练笔。教师先借思维导图罗列语文课程评价的多元评价主体,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顺序罗列该课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评价—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关于情感、能力方面的情意过程—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的相一致程度”。从语言思维发展层面而言,教师可让学生“观点+事实论证”形式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观点进行写作,并从学生逻辑论证思维、事实举例贴合、学生课文理解、主要观点认知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和创新要以教育改革名家重要讲话精神凝心铸魂,不断深化对以读促写、语言思维方面的规律性认识,有效推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理解以读促写教学策略和思维导图的创新应用,创设更为多样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把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真抓实干的生动实践和强大动力,努力开创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林长海.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22(15):107-109.

[2]邱俊.刍议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单元整体编排思路与教学策略——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5):39-41.

[3]柏采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探究——以部编本三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分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2):143-14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