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系统疾病,支气管肺炎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并以春、冬为高发季节,幼儿患病后对其生存状态产生较大影响[1~3]。因小儿呼吸系统、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差,使得患病后治疗难度增大,亟需通过有效治疗护理来促进患儿康复。而常规护理手段的应用效果不理想,需依托于临床护理路径来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并提升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具体效果如下所示。
1. 资料方法
1. 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纳入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4例,纳入时段控制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准将患儿区分为对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其中研究组男(21例)、女(21例),最大年龄3.5岁,最小年龄1岁,年龄均值(2.02±1.12)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最大年龄4岁,最小年龄1.5岁,年龄均值(2.24±1.14)岁。借助SPSS17.0软件进行患者资料处理,差异不明显(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涉及健康教育、生命体征观测;常规检查等。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涉及:(1)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提前进行管理小组设立,对临床护理路径制定、落实加以负责。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患病机制等进行小组讨论,并通过专家咨询、临床文献查阅来科学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强调护理路径贯穿幼儿自住院至出院全过程中[3~4]。对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分析,为护理路径的持续完善与调整提供支持。(2)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在护理期间积极落实以下服务:①入院第1日为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通过沟通互动了解患儿心理状态、病理生理信息等,告知家属陪伴患儿,避免焦虑紧张情绪影响到患儿护理成效。②第2日对相关检查结果全面查阅,第一时间将异常信息告知主治医生,并做到对患儿生命体征、面色、精神状态、口唇颜色、睡眠情况的密切观察。对患儿病情康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以护理路径日程为基准,进行护理成效的比对分析[5~6]。③对雾化吸入剂的使用进行有效指导,确保患儿在治疗期间提升吸入效果。为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应及时促进患儿排痰。④护理期间告知家属应给予患儿清淡饮食,并保持优质蛋白、维生素食物的正常摄入,且食物需具备易消化特点,避免呛咳、误吸等问题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⑤待患儿痊愈后开展肺炎预防指导工作,叮嘱患儿及其家属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不断增强幼儿身体免疫能力来预防肺炎发生。告知在寒冷季节或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以降低幼儿发生支气管肺炎的概率。
1.3观察指标
对不同分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与费用、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进行比对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借助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护理满意度以“%”表示,组间数据处理采取“c2”检验,住院时间与费用、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以“x±s”表示,组间数据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不同分组护理满意度比对
如表1所示,两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表1不同分组护理满意度比对(%)
2.2不同分组住院时间与费用比对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与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表2不同分组住院时间与费用比对(x±s)
2.3不同分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对
如表3所示,研究组护理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表3不同分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x±s)
3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小儿疾病,支气管肺炎主要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支气管和肺泡。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7~8]。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病率呈现季节性高发特点,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儿童因免疫系统不成熟、呼吸道狭窄、生活环境接触多种病原体等因素,易受感染。同时,家庭环境、空气质量、饮食习惯等均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存在关联。支气管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给健康儿童,引起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表现为咳嗽、发热、喉咙痛等,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加重,甚至引起并发症并危及患儿生命[9]。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可为患儿提供预见性、整体性服务,有助于提升患儿与家属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予以不同干预手段后研究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求,结合临床实践与研究成果,制定出标准化、系统性护理方案,规范和指导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操作和决策,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以实现对患者护理效果的优化。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期间,制定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路径,有助于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明确指导原则,不仅减少个体差异导致的护理差异,还能够提高护理标准化水平,确保患儿均得到规范护理服务。同时,临床护理路径可帮助护理人员实现团队协作的优化,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以促进沟通、协调,避免重复劳动和信息传递不畅造成问题,确保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教育和家属指导,以帮助患儿及家属了解疾病特点、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家庭护理水平,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0]。另外,对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需注意:(1)制定护理计划。根据小儿支气管肺的病情和患儿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强调对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实施时间节点的明确,以促进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2)患儿观察和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和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疗团队。监测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药物管理。按照医嘱合理给药,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频次。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以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5)家属教育。向患儿家属传授小儿支气管肺炎相关知识,指导家属正确进行家庭护理和监测患儿病情变化。重点强调患儿的饮食、休息、环境卫生等问题。综上所述,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可在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的同时,促进患儿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升,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石兰,程群芳,张洁.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评价[J].妇幼护理, 2023(2):354-356.
[2] 张荷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母婴世界, 2020, 000(026):146.
[3] 赵怡培,刘丽平.优质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对其临床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 2021, 000(008):185.
[4] 范芳芳,潘少荣,肖可.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妇幼护理, 2022(4):918-920.
[5] 柴影.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22, 20(24):175-177.
[6] 孔得艳,王肖.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J].妇幼护理, 2022(16):3739-3741.
[7] 王艳.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 032(018):3019-3021.
[8] 杨忠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健康忠告, 2020, 000(006):P.106-106.
[9] 田春霞,朱圣敏.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19):2.
[10] 黄金霞,高金凤.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大健康, 2020, 000(017):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