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下,人们针对癌症疾病认知也逐渐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于癌症防护措施得到重视,但是受到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癌症疾病近几年发生率仍然逐渐增高[1]。当患者患有癌症后,通常会伴有明显心理状态变化,若是没有及时给予疏导,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命周期与生活质量,所以需高度重视。有相关数据调查发现[2],2021年全世界新发癌症患者数量高达1930万,而亚洲地区发病率高达45%。因为癌症患者容易受到癌性疼痛及癌性疲乏等影响,身心负担增重,导致生活质量降低,所以如何有效缓解并改善症状,充分给予社会支持与心理干预,以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以往常规护理大多关注患者基础方面护理,关注病情变化等,而缺乏心理方面护理,所以在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方面存在一定不足[3]。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有效护理手段,该方法可以从多个途径及方式方面,给予患者心理方面干预,加以人文关怀,可以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对此,下文以癌症患者为例,分析心理护理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50例癌症患者为对象,搜集资料分组,具体见表1。
表1患者临床资料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基础护理:关注患者病情情况,若是条件允许,患者应单独居住以保证适宜生活环境,并定期对患者个人用品进行消毒处理。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护理人员应穿着棉质、舒适的衣物,同时佩戴帽子和手套。保持病房的温度在18-22℃之间,湿度维持在50%至60%的水平。(2)胃肠道护理: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和暂时的味觉异常,因此在化疗前使用适当抗呕吐药物可以缓解不良反应。同时指导患者采取分多次少量进食的方式,优先选择温和、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以帮助身体排除毒素。化疗后患者常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发那英,如骨髓抑制、肠胃问题、疲劳、虚弱、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等,需要频繁监测血液指标。若发现白细胞计数下降至3x10^9/L,应暂停化疗,并通过输注浓缩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等方法来恢复血容量。(3)疼痛护理:癌症患者通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疼痛,可能导致严重失眠问题。此外,癌症持续发展下,会对多个身体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睡眠的质量。因此,强化对睡眠状况和疼痛护理至关重要。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应当按照医生用药指导使用止痛药物。对于轻度疼痛,可以指导患者通过交谈、冥想、深呼吸或听音乐等活动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如果睡眠质量欠佳,可以在睡前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并结合自我催眠、冥想或音乐疗法等方法来帮助入睡。对于严重的睡眠障碍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安眠药物。
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1)健康教育:需给予患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本质,比如病因、发展机制及预防要点。针对记忆力较弱的患者,需多次耐心解说,以增强患者理解能力,确保患者能获得充足健康睡眠。教育患者理解运动对改善临床状况重要性,教导患者如何通过适度体育活动,如太极或户外锻炼,来维持各项生理状况平衡,同时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保持乐观的心态。(2)心理认知护理:在开始心理护理前,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特别关注表现出不良负面情绪患者,尤其是存在抵触情绪的患者,应实施心理疏导策略,帮助患者释放内心的消极情绪,使患者能全面认识自身情绪状态,进一步消除患者抵抗感、焦虑和紧张,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心理沟通干预:护理人员应秉持乐观开朗态度,与患者建立深度互动和沟通,同时倾注深厚人文关怀,必须密切关注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并分析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确保在患者有任何需求时都能迅速回应,以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探询并理解患者护理需求,通过交谈了解个人喜好,并尽全力去满足。病房环境适当进行布置,可适量摆放患者喜爱的物品,以减少患者对医院环境疏离感,有助于创造一个能让患者身心舒缓的氛围。(4)自信心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康复信心对病情控制的作用,详细讲解一些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强调医院内医疗水平及专业能力。分享成功康复患者案例,以此激发患者的信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此外,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打开心扉,表达内心感受,释放可能负面情绪,通过倾听来理解患者心理需求,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同时也要关注家属情绪状态,给予患者相应慰藉、鼓励和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支持,让家属意识到保持积极心态重要性,避免在患者面前流露出紧张、悲观情绪,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家庭环境。
1.3观察指标
不良情绪:此次主要按照汉密尔顿抑郁与焦虑量表(HAMD、HAMA)对患者心理情绪展开评估。
癌症疼痛:患病期间患者容易伴有疼痛及疲乏状况,本次疼痛主要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轻;对于疲乏情况则通过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估,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疲乏程度越小。
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估,分值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生活质量:通过欧洲癌症组织规范编制的生命质量表(QLQ-C30)评估,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分析,X2、t检验,并用(n/%)(x̄±s)表示,P<0.05,则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不良情绪评估统计
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2比较两组HAMA、HAMD评分(x̄±s)
2.2癌症疼痛及疲乏情况
研究组VAS、PF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3比较两组VAS、PFS-R评分(x̄±s)
2.3睡眠质量评估
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4比较两组PSQI评分(x̄±s)
2.4生活质量评估
研究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4比较两组QLQ-C30评分(x̄±s)
2.5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6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x̄±s)
3 讨论
癌症作为当前危害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癌细胞不但会给正常组织器官造成影响,逐渐进行增值,还可以在相关途径下进行转移,比如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导致其他器官组织受到严重损坏,导致患者体重降低,伴有贫血与食欲不振症状,再加上癌症彻底治愈难度极大,在患病期间患者因疾病带来身体不适,导致睡眠质量逐渐降低,进而引发精神恍惚、体能下降等问题[4]。此外,患者内心心理负面情绪表现较差,容易产生如焦虑和烦躁不良情绪,对患者临床治疗进程和病情恢复造成严重阻碍。因此需关注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尽可能安抚患者情绪,以积极配合工作,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心理护理作为一项护理有效措施,主要指的是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巧,给予患者心理活动干预的有效手段,以实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目的[5]。随着现代化医学理念不断转变下,心理护理逐渐成为癌症患者护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现代护理理念的关键元素,心理护理应当全面渗透到整个临床护理流程中,无论是护理操作任何一个环节,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强化心理引导,是实现心理护理有效开展的途径,以安抚患者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以高度耐心与患者交流,全方位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并以积极乐观态度实施护理,注重对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以期实现心理稳定平衡[6]。同时,在心理护理工作中,加强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癌症疾病知识,了解到护理工作重要性,教导患者一些自我排解情绪的方法,鼓励患者约束自我行为,从而可以建立康复信心,提高依从性,从而有助于病情控制,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综上,癌症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占勤,王灿,张佳佳,等.基于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9):2880-2886.
[2]郭丽容,余丹,陈兰兰,等.叙事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弹性能力及住院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4):108-111.
[3]李亮亮,尹琳.做癌症终末期患者的心灵摆渡人——一例叙事闭锁个案的心理护理体会[J].叙事医学,2023,6(04):285-287+304.
[4]刘燕燕,张陈晨,杜娜,等.社会支持赋能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创伤后应激及复发恐惧的影响[J].包头医学,2023,47(02):49-50+23.
[5]李会敏,闵燕,洪伊荣,等.基于阶梯护理模式的心理干预在癌症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全科护理,2023,21(16):2195-2199.
[6]张婉君,李润花,王萌萌.基于动机性访谈制定的心理护理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23,21(12):1687-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