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化措施
唐莉翔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莉翔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化措施[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387.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设计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优化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387
基金资助: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能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最新的学习状况,并以此为依据,逐步优化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精心设计问题,确保问题既有深度又具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阅读教学策略,以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时,教师会依据章节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有效串联起教学内容,深入推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反馈。对学生而言,通过问题回答和教师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获得关于自身表现的评价信息,从而使学生能够迅速认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根据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对课堂学习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教师而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逐步提升整体阅读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化措施

(一)精心预设问题

课堂提问的目的之一是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当课堂问题脱离教学目标时,其价值便难以实现。所以,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精心预设问题,助推阅读课堂教学的发展,达成预期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以《少年中国说》为例,本节课教学目标之一是品味文本中浓浓的爱国之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不同的事物,展现了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之间的关系,借此讴歌了少年中国。了解不同的事物特点,以及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间的关系,便于学生们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品味到浓浓的爱国之情。因此,教师可确定提问入手点,就此设计问题:“世间事物种类繁多,为什么作者偏偏描写红日、河流、潜龙等七种事物?”“你觉得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如此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们会不断思考、探寻七种事物的内涵,把握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由此深刻地认知文本内容,品味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二)把握导入时机

课堂导入的作用之一是调动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兴趣是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倾向、自主探究学习内容、顺其自然地走进课堂深处。对此,在实施阅读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把握课堂导入时机,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兴趣。

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在体验现实生活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了解了老虎的特点——威风凛凛、凶猛强壮。但是,这篇文章却描绘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于是,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大家印象中的大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们调动已有认知,在脑海中描绘老虎形象,并就此踊跃作答。在作答时,不少学生提到了“威风凛凛”“凶猛”“可怕”等。教师对此进行赞赏,并趁机板书文本标题。在观看之际,学生们受到认知冲突的作用,产生兴趣,自发提问:“为什么老虎会窝囊呢?”“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的探究兴趣愈加浓厚。教师把握时机,和学生们一起阅读文本,了解“窝囊的大老虎”。由此可见,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问题,不但可以引出阅读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探究兴趣,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发展。

(三)深入解读文本

在阅读课堂中,精心设计的问题如同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他们深入探索文本的奥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教师教授知识的工具,更是其对文本深刻理解与解读的直接体现。只有在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与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提炼出那些既富有思考价值又极具启发性的课堂问题。这些问题如同一个个导向标,引领学生穿越文字的迷雾,探究文本的深层含义,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教师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宇宙生命之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可设计如“你对于宇宙生命之谜有什么看法”“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中的内容与你所理解的内容存在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宇宙是否存在除地球外的文明”等问题。教师首先可以巧妙地利用文章标题这一“窗口”,引导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和预测能力,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构想。通过提问如“看到这个标题,你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或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种预测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促使他们更加关注文章的内容及细节,主动寻找与自己预测相符或相悖的信息,从而在对比和验证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均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衡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把尺子,更是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其语文素养的催化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精心规划整体教学流程,确保课堂提问的数量恰到好处,既不冗余也不匮乏。在问题设计上,教师应增强针对性,直击文章要害,引领学生精准把握文本精髓。同时,深入研读文本,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提问能够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段海燕.有效提问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名师在线,2023,(31):70-72.

[2]王艺霖,周烨,马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5):134-13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