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无穷美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
刘元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元超,. 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无穷美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355.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逐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构建高效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更是如虎添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语文素养。本文将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实践意义,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DOI:10.12721/ccn.2023.157355
基金资助:

合作学习,如同春日暖阳,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温暖与生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合作解决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接触母语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他们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互动交流中拓展思维、增强自信,更加热爱语文学习。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世界,领略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穷美景。

1. 构建异质小组,实现学生优势互补

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在异质小组的构建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内部实现优势互补,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从其他成员身上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异质小组的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的发展。在异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等非认知能力。

以小学语文的《乌鸦喝水》一课为例,异质小组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因素进行了异质分组,每个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各不相同。在小组讨论环节,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迅速理解课文内容,为小组提供了准确的文本解读;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则能够清晰地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和展示,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同时,其他小组成员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小组的讨论增添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深度。通过异质小组的合作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实现了共同进步。

2. 设定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样的目标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学习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探索、思考和创新。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有效的评估标准。当学习目标清晰明确时,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成果和效果。这有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以小学语文的《亡羊补牢》一课为例,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教师为学生设定的目标是理解并讲述“亡羊补牢”的故事含义,并结合实际生活给出例子。这个目标不仅涵盖了课文内容的学习,还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际应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通过分享各自的理解、观点和经历,相互启发、碰撞思想。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亡羊补牢”故事含义的理解,还积极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这一道理。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教师适时介入,提供必要指导和帮助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相反,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更加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当小组遇到困难或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介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种介入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启发和提供资源等方式,帮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提出创新想法。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教师的角色是倾听者、支持者和促进者,他们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实现自我超越。

在小学语文的《伯牙鼓琴》一课中,教师适时介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关键性的帮助。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发现某一小组学生对“知音”这一概念存在理解困难,导致他们的讨论难以深入。此时,教师没有选择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适时介入,通过举例和解释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音”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该组学生逐渐领悟了“知音”的深层含义,并顺利完成了讨论任务。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果。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适时介入的重要性,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能够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

4. 结语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让孩子们在合作与探索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更培育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合作与分享中快乐成长,共同绘制出属于他们的绚丽人生画卷。

参考文献:

[1]黄佳妮.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途径[J].小学生(中旬刊),2022,(10):67-69.

[2]刘俊哲.谈如何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2):85-87.

[3]吴洁屹.基于单元学习任务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2,(25):91-9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