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褚国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褚国娟,.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392.
摘要:
生活能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眼界,通过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并内化教材中的知识。将语文课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获取到更为丰富多样的生活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广阔、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巧妙地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392
基金资助:

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物品为重要载体,开展的一种富有创意与实践性的教学活动。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因其贴近学生实际、生动有趣,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提升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意义

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在学习新知识时,容易出现理解难度大、接受难度大的问题,若教师只是一味沿用讲授方式授课,单纯地给学生灌输知识,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吸收知识,而且可能会让学生滋生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而将语文教学和生活进行关联,则能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切入,减轻知识的陌生感,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一)运用生活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仅仅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那么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学质量也无法继续提升。在课堂上,老师如果能够使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生活化教材教具,将教材中所描绘的事物以一种形象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将那些抽象的语文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就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燕子》的教学过程中,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有情感地去朗读文章,在朗读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自然。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围绕着文章的内容,组织主题绘画或手工制作等相关活动,比如根据文章中对燕子的描写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燕子,或者带领学生利用各种生活化材料制作燕子的手工作品,如可以利用橡皮泥捏出燕子形象,也可以用卡纸拼接等。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形态的燕子,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对燕子的喜爱程度,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通过这种趣味化的生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较为熟悉的生活化元素的陪伴之下,对文章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促使学生爱上自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创设生活情境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培养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一观念也为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然而,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均较为有限,对于抽象的、晦涩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生活化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可从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相对真实的情境氛围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充分地体验知识,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昆虫备忘录》时,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爱看动画片这一特点出发,为学生播放以昆虫为主的动画片,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增加对昆虫的了解,比如昆虫的名字、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复眼视野的模拟视频,让学生对“复眼”的结构、视物情况形成直观的了解,以此来拉近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还可围绕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拥有一双昆虫的‘复眼’,我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将教材知识转化为生活实际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从而升华教育主题。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

家庭作业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对于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是不完善的,而且课堂时间有限,如果不通过作业进行练习和巩固,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所以,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时,能够在生活化元素的帮助下加深理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不喜欢书面性质的作业,存在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认真对待作业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书面作业都比较单调和形式化,枯燥无味的作业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另外,如果老师安排的作业过于随便,没有仔细地进行设计,也会让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因此,课外作业的设置和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以生活化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满足学生趣味性心理的同时提升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结语

语文知识来自于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现路径,以生活元素、生活情景拉近语文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芳.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11):79-82.

[2]孟继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探析[J].考试周刊,2023,(12):39-4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