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物品为重要载体,开展的一种富有创意与实践性的教学活动。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因其贴近学生实际、生动有趣,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提升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意义
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在学习新知识时,容易出现理解难度大、接受难度大的问题,若教师只是一味沿用讲授方式授课,单纯地给学生灌输知识,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吸收知识,而且可能会让学生滋生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而将语文教学和生活进行关联,则能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切入,减轻知识的陌生感,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一)运用生活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仅仅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那么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学质量也无法继续提升。在课堂上,老师如果能够使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生活化教材教具,将教材中所描绘的事物以一种形象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将那些抽象的语文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就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燕子》的教学过程中,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有情感地去朗读文章,在朗读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自然。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围绕着文章的内容,组织主题绘画或手工制作等相关活动,比如根据文章中对燕子的描写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燕子,或者带领学生利用各种生活化材料制作燕子的手工作品,如可以利用橡皮泥捏出燕子形象,也可以用卡纸拼接等。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形态的燕子,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对燕子的喜爱程度,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通过这种趣味化的生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较为熟悉的生活化元素的陪伴之下,对文章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促使学生爱上自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创设生活情境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培养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一观念也为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然而,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均较为有限,对于抽象的、晦涩的知识点和学习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生活化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可从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相对真实的情境氛围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充分地体验知识,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昆虫备忘录》时,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爱看动画片这一特点出发,为学生播放以昆虫为主的动画片,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增加对昆虫的了解,比如昆虫的名字、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复眼视野的模拟视频,让学生对“复眼”的结构、视物情况形成直观的了解,以此来拉近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还可围绕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拥有一双昆虫的‘复眼’,我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将教材知识转化为生活实际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从而升华教育主题。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
家庭作业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对于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是不完善的,而且课堂时间有限,如果不通过作业进行练习和巩固,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所以,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时,能够在生活化元素的帮助下加深理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不喜欢书面性质的作业,存在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认真对待作业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书面作业都比较单调和形式化,枯燥无味的作业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另外,如果老师安排的作业过于随便,没有仔细地进行设计,也会让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因此,课外作业的设置和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以生活化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满足学生趣味性心理的同时提升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结语
语文知识来自于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现路径,以生活元素、生活情景拉近语文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芳.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11):79-82.
[2]孟继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探析[J].考试周刊,2023,(1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