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环境对个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个体长期处于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中,能够形成良好的精神素养、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就是一种能够影响学生发展的环境,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储备人才,更加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进行熏陶,如此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正面价值。廉洁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具备廉洁奉公精神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好廉洁文化教育渗透,帮助大学生形成刚正不阿、坚守道德底线、诚信守法等优秀品质。现阶段,廉洁文化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弱化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主要包括了文化表现形式单一、两者关系认识缺乏全面性等,对此高校必须实施合理的改革措施,尽可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与廉洁文化教育的统一性,旨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发展环境。
1大学生廉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出发点分析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具备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等优秀品质,不仅能够促进个人健康发展,还能推动国家政治生态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我国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一直保持着重拳出击的态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重视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实属必要之举,这对保证我国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另外,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出发点还在于从源头上预防或减少社会腐败现象。举个例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将会遍布社会各个领域、行业和岗位,当然也包括政府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这些部分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全稳定关系密切,一旦出现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现象,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危害,所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确保大学生在今后职业发展中不忘初心、坚守底线、廉洁奉公,如此便可有效预防大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走上歧途。
1.2重要性分析
身处校园之中的大学生群体未见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当进入社会面对巨大诱惑时难免出现错误决定和行为,如此便会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将会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廉洁文化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入,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对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思想和精神品质起到了重要意义。例如,大学生长期处于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中,时刻接收正确、正面、积极的信息,久而久之大学生便会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与校园文化匹配的人格。因此,将廉政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形成廉洁奉公、刚正不阿、遵纪守法等政治觉悟、道德思想,这将成为大学生未来发展的“警戒线”。
2大学生廉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2.1表现形式单一而且缺乏特色
大学生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在思想上较为开放,在行为上较为张扬,这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面对大学生的这个特点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体现个性、重视创新,如此才能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效果。但是就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而言,校园文化表现形式单一且缺乏特色和个性,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规律和个性特征,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校园文化不予理睬,甚至对校园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反感情绪,该种情况下廉洁文化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毫无落脚之处。
2.2对两者关系认识缺乏全面性
廉洁文化教育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两者关系并未得到正确解读和深度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融合的效果。从大学生的视角来看,廉洁奉公与自己相距甚远,甚至自己不可能与其产生关联,所以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围绕廉洁文化教育建设校园文化,反而支持建设以个性、科技、运动等主题的校园文化。由上可见,大学生对廉洁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认识程度不够,这将导致两者无法实现有机结合。
2.3高校对廉洁教育开展程度参差不齐
高校在育人理念、思想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一定影响,诸如政法类大学十分重视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体育类大学就对廉洁文化教育相对松懈,可见各类大学对廉洁教育的重视度不同,该种情况就容易造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廉洁文化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基于此,我国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廉洁教育的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引领高校做好廉洁教育工作,从而为廉洁文化教育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3大学生廉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3.1营造良好的廉洁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风尚,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正面积极影响作用的氛围,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廉洁教育,应当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廉洁文化教育氛围。例如,宣传栏是建设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路径之一,学校可以在学生活动频率较高的地点布置宣传橱窗,餐厅、操场、教学楼等,都能够增加宣传栏的曝光度,能够更加广泛和快速的向学生传达思想、精神、品质等“营养”。学校相关部门要定期更新宣传栏信息,可以选择一些关于贪污受贿的新闻,向学生展示贪污受贿的结果,同时附加廉洁文化教育的相关宣传语,学生看得多了自然能够形成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意识。另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发展背景下,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向着信息化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还能有效拓展校园文化的维度,从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廉洁文化教育的目标。
3.2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
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技能的重任,还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的重担,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师德建设,旨在发挥引导示范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最好能够将思政合理融入专业课程,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学生深刻认识发展道德思想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在生活中要放下身份多与学生相处交流,并对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将学生引领到正确的人生轨迹。通过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可以保障校园文化教育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可以为渗透廉洁文化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综上所述,大学生廉洁教育对培养优秀社会主义和国家建设接班人,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所以高校需要开辟多条廉洁教育路径,旨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文主要从营造廉洁教育氛围、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两个方向,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廉洁文化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对高校教育改革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夏涛.新时代大学生廉洁品质培育路径探析[D].桂林理工大学,2022.
[2]付晓容.大学生廉洁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21.
[作者简介]
张倩慧(1993-),女,黑龙江海林市,讲师,学士,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