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古诗词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各个年龄段学生都要接触和学习的文学形式。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启用后,低年级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有所增加,突出了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体现了教材编辑团队对古诗词的重视,也突显了古诗词在汉语言文化领域中的重要价值。本文围绕古诗词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策略进行展开,试图探索更有价值的教学策略。
一、抓住关键字词
古诗词的篇幅有限,字数、句数都有严格控制,古人在诗词中的遣词造句非常精炼,是古诗词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辑选择的古诗词契合小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注意抓住关键字词辅助小学生理解古诗词,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效率。以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赠汪伦》为例,诗人李白在诗词中精准应用关键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中“深千尺”是一种夸张手法,与“不及”配合则直观表达出千尺的深度都不如汪伦对“我”的感情,为原本无法丈量的情感提供了一个对比标准。抓住这个字眼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快速地理解诗人李白与汪伦之间的友情之深,帮助小学生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真切情感。
二、进行诗画结合
在汉语言文学领域中,文字与画面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有书法作品自古以来被纳入艺术品范畴,书画并提,后有“诗情画意”等词汇,体现诗词与画面的联系,更有古人为古诗词配画作、为画作题诗的行为,都在体现着诗画结合的必要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配画数量不少,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对重视将古诗词与图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借助图画的意境来辅助小学生理解诗人在诗词中所想要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情感。以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悯农(其二)》为例,诗人李绅在诗词中表达了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对农人辛苦劳作的歌颂,教材为这首故事配上了一幅插图,是一个农人站在太阳下拄着锄头擦汗,脚边是一株株禾苗。农人的整体调色接近红色,直观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太阳的灼热,种植的辛劳。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生更容易理解诗词的大意,更容易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古诗词的效率。
三、进行诗歌结合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文字性质的古诗词保留了下来,相配套的曲目却没有能够流传下来,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古诗词原本都是配曲的,这也是古诗词韵律感强的原因之一。结合古诗词本身的韵律感和歌曲的节奏感,能够更丰富的表达诗词内涵,有利于小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2018年,央视推出一档文化综艺《经典咏流传》,为古老的诗词配上或古风或现代的旋律,邀请传唱人来演唱,重现古诗词的魅力。这种形式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一些低年级古诗词可以直接借用这档节目中的歌曲来简化教学,另外一些则可以与小学音乐教师合作,编写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诗歌,来帮助小学生用音乐来理解诗人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以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静夜思》为例,语文教师可以与音乐教师合作,根据诗词中诗人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为古诗搭配上一支幽静、孤独、舒缓的背景音乐,紧扣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和表达的情感,与诗词相映成趣,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小学生的诵读
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诵读,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形式。诵读能够有效体现古诗词的韵律感、节奏感,有效诵读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强调学生的读音、断句,强调古诗词诵读的语感,帮助小学生把握古诗词诵读的感觉。除此外,教师要注意诵读形式的多样化,通过范读、群读、接力诵读等不同形式来营造阅读氛围,吸引小学生主动参与进古诗词诵读当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古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低、中、高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是受到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的重难点。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注意古诗词的关键字词教学,注意古诗词与图画、旋律的结合教学,注重小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培养,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喻华云,高伏龙.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探究[J]. 读写算,2021(02):133-134.
[2]马吉祥.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0(48):70.
[3]邹倩文,王粤群,吕方玉,向书胜. 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以部编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