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
郭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郭娜,.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J]. 中国文学,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81.
摘要:
古诗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语言的运用非常凝练,短短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所以生活阅历较少的小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这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古诗词教学的现状,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81
基金资助:

引言: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极强的人文情感和文学气息,因而受到许多学生和教师的喜爱。学生学习古诗词,有助于他们受到诗文中美的熏陶,增长知识,陶冶自己的性情。古诗词将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等多种文化元素融为一体,以朗朗上口的文段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朗诵,默写的过程中拥有美好的情感体验。特别是针对小学低龄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审美体系,对于优秀文化的内部价值和情感观念往往不能理解透彻,而古诗词恰恰弥补了这一方面。古诗词以精简的文字,极强的韵律感,表达出诗人的一种内化而含蓄的情感。对于低龄段的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正是易于接受和理解的部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对学生的学习将起到启发性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小学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工作,切实提升古诗词教学课堂效率。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侧重于学生背诵,忽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考试中的诗词运用,忽视了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导致学生虽然能够背诵诗词,但是难以理解其意。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古诗文语言凝练、文辞晦涩,所以学生很难理解诗词含义。同时,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背诵诗词,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情绪,不愿意参与古诗词学习。最后,从环境角度来说,目前在小学教学中普遍没有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情境,尤其在现代化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古诗词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的策略分析

(一)注入情感,朗诵表达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语文古诗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感知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古诗词具有言简意赅,表达情感丰富的文学特征,短小精悍的篇幅中蕴藏着极大的人生道理和极为丰富的情感。而朗诵正是抒发情感的直接方式,通过朗诵,学生可以将刻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目及其文,耳闻其声,调动了身体感官的活力,最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古诗词的情感体验程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升语文古诗词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就要在教授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体会词句中的情感,加之朗读任务,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古诗词学习环境,让低年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例如教师教授《静夜思》一课,这是一首抒发远客思乡之情的诗歌,作者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寒境,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着力渲染诗歌中的思乡之情,让学生沉浸于诗词中孤寂幽美的情景,切身体会到诗人的寂寞渴盼之情。教师在进行充分的感情渲染工作后,可以邀请学生大声朗读诗句,并给出一定的指导方法。例如,在诵读写景的句子时,嗓音要稍快,做轻松状;在诵读情感表达的句子时,嗓音要低沉缓慢,融于思念的情感。这样注入情感的古诗词朗读方式,低年级学生才能更好地读懂古诗词,对于情感的表达部分才更加大胆、得体。

(二)利用古诗词背景完成思想感情延伸

我国人教版教材选中的古诗词大多比较典型,多数古诗词作品中蕴藏着深情厚谊。但是,古诗词是一种比较简短的文学作品,单纯学习教材中的古诗词,只能让学生片面地认识、了解古诗词,并不能促使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会导致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过于浅显,最终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古诗词多采用古文描述,而学生生活在现代,所以古文学习本身存在一定难度,而用词精妙、遣词造句严谨的古诗词学习难度明显更高,学生往往无法理解一个字为什么可同时指代多种不同的含义,在不同古诗词中应用后会有不同的意义。为降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难度,教师应适当地拓展古诗词学习内容,引入古诗词的社会背景或是书写背景,譬如当时的社会制度、作者的生活方式、作者的人生经历等,但在选取拓展内容时必须保证拓展内容的针对性与可用性,注意取舍,不能求多,应该求精。譬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时,可将红军长征的背景以及影像资料引入进来,让学生迅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与艰苦,了解这首诗词撰写的原因与含义,从而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认识[3]

(三)创设学习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为学生营造学习古诗词的情境,提升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汉乐府诗词《敕勒歌》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悠扬、辽阔的曲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词的境界,并在音乐中朗读诗词,发挥想象;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诗词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具体的诗词学习,为学生解释“阴山”“穹庐”指代的含义,引导学生赏析民歌中描绘的北国草原壮丽风光等。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词环境,感受作者豪迈饱满的激情。此外,学校也可以积极组织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诗词接龙”“诗词朗诵”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结论:古诗词教学可以汲取古代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古诗词中体现了诗人对景色的描绘,对社会事物的解读以及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学生经过学习,可以在诗中读懂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态度,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于小学低龄段的学生而言,古诗词就是建构具体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桥梁,极具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崔胜男.小学古诗词情境式教学的课例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8.

[2]王秋月.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6.

[3]李生林.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