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诵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诵读中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更好地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有效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一、加强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
(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加强古诗词的诵读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因为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展现我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之一,所以教师要重视古诗词诵读教学,借助诵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引导孩子去发现古诗词的美,欣赏古诗词的美,以此丰厚孩子们的文化素养,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文化力量
古诗词承载着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加强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可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文化力量。通过开展诵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家国情怀,因为许多田园诗、边塞诗诗歌,描写了祖国壮丽河山,其中也蕴含着作者的家国的情怀,在诵读和积累古诗词中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树立伟大的志向。
(三)历练学生的心智,升华情感
通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心智进行历练,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人心容易浮躁,而古诗词的教学,有利于沉静学生的心境,让学生在研究古诗词的过程中,撇去浮躁,沉下心绪,从中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文化魅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实效性的策略
(一)制定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
诵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去认识古诗词,在诵读无障碍的前提下,完成对古诗词的鉴赏。此外,对于具体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也要确保追求实际,立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维度,使教学目标真正能够做到具有实际和可操作性。例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为: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诵读并背诵,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需要理解作者寄寓在诗中的情感。过程与方法目标为: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情境、绘画来掌握粗略了解诗词大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活动来感受诗词的乐趣,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词。在课上,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假期时都会想去哪里玩,由此引出本诗中的主要地点,即杭州西湖,再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在课下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接着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借助课文助读系统完成自行阅读,熟悉文中的多音字以及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教学目标根据三维目标展开设计,不仅可以从整体上看起来简洁具体,而且能够使培养学习兴趣到体会文本情感的过程一气呵成,从读准每一个字音到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将教学内容依托于每一个活动环节进行渗透和灌输,使古诗词诵读教学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古诗词诵读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采用双向的教学模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充分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加强对古诗词的探究和理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望洞庭》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来直观地展现出洞庭湖的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洞庭湖美景印象。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应该采用怎样的诵读节奏?该诗词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将作者的情感展现出来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思考,并且进行讨论。讨论后,选择恰当的诵读节奏来诵读该诗词。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内进行自主诵读,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
(三)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需要教师带着学生从文本的整体上去感受诗词的创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又是如何在兼顾语言优美的同时,创造出令人神往的意境。这些目标其实就是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情感态度所提出的明确指示,更是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所在,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枫桥夜泊》中,教师一开始仅需要让学生通过读来联想每一句诗的背后都在描绘着怎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写成一段文章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揣摩其中的物象与情感。如果教师在用问题引导学生,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该很快地给出答案,而是可以选择启发讨论法来确保学生不会受到所谓“标准答案”的干扰,从而形成自己对于诗的理解。古诗词无论是诵读还是赏析,都应从诗词的整体入手,不讲究字字落实,但要发散思维。在采用诵读方法的同时,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去将诵读和赏析融为一体,整体感知古诗的含义,最终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整个教学过程下来,学生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并且还会有意犹未尽之感,这样一来古诗词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古诗词的诵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还能更好地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让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并且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作品的理解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玉.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7,19(07):133.
[2]赵雅.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