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为了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当前数学知识水平,对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德育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创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数学教学思维,逐渐提升教师自身数学教学能力,有利于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并推动小学生健康成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通过数学人物开展德育工作
小学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渗透德育知识时,不仅在数学知识方面挖掘德育知识,教师也可通过数学人物合理渗透德育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身上的坚韧品格,废寝忘食、大胆求证的优秀精神。针对这些数学人物,教师可以给学生传递正确的德育观念。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祖冲之。祖冲之对圆周率做出了杰出贡献,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的后七位。我们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静下学习。很多学生在记住π值时都存在一定困难,更别说计算了。给学生讲述祖冲之以后,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当前的数学学习难度并不算什么。如果当时祖冲之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那么现在我国可能不会学习到精确数字。通过给学生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祖冲之的探索精神,能够更加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有助于逐渐培养小学生德育观念。
二、善于利用和挖潜德育的素材
学科德育要求教师确定上位目标,明确目标后,努力提升核心素养;注意研究教学方式,为教与学增值;更要在教材引领下推进单元整合、数学文化、学科德育等各主题教研工作,借助双师课堂、同步课堂、信息技术整合等形式的辅助途径同步推进德育。同时,教师应注重在教学活动设计和练习设计等方面涉及德育内容,并对教学中的德育目标进行落实。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内容涉及一些理性精神、思维严谨、爱国主义等德育方面的内容,做详细的解读和分析,从中找准关系,凸显出数学概念的内涵,立足课堂,落实德育目标。数学课堂蕴含德育知识的相关课例展示,例如,在《方程的意义》课堂上,创设学生熟悉的天平情境,通过观察天平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演示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语言概括、用符号和字母抽象表示等量关系式的过程,指导学生对已列出的式子分类,在交流分类的基础上,督促学生弄懂方程的特征,完成方程这一概念的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彰显出数学学科独有的“严谨思维、理性精神”德育目标。充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乐于思考的数学品质,自始至终贯穿思维严谨的德育渗透点。
三、数学知识实际应用中蕴含的德育
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渗透德育,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知识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①通过学生日常商品购买、帮助家里管理财务支出,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②平时渗透节约的优良传统,做到让废物循环利用。比如这道实际应用题:一节废电池在土壤里,会造成周围大约140平方分米的土地被污染,四(1)班同学在“环保在心中”活动中,一天捡到 58 节废电池,这样减少了(8120)平方分米土地被污染,通过此题的解析,能够向学生传授节俭、环保等很多方面的德育知识;③认识日历,使学生记住重大节日,并根据日历联系发生重大事件的年份。例如,在闰年2008年会想到奥运会和令人悲痛的汶川大地震,懂得爱国,学会感恩;④通过《古人计数》让学生学习古人计数的方法,展示古人善于发现、观察、总结、完善的探究精神;⑤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历史,使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⑥通过“孔融让梨、分梨”的故事,让学生谦让、懂得分享,培养学生友爱团结的观念;⑦涉及春种秋收,四季变化的相关题目,向学生说明劳动的光荣,劳动是最好的德育,等。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授课教师应深钻教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为教育教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
四、合理应用观点开展德育工作
通过观点熏陶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是通过教师观念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熏陶。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可塑性德育知识,教师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可以起到很好的德育教学效果。一旦教师没有注重这些知识,不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德育理念。教师只有自己深入挖掘和了解这些知识以后,才能更好地给学生解释,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德育能力。通过正确的引导,教师正确表达自己相关观念,能够充分发挥出润物细无声的德育作用,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位置数学知识时,教材中出现我国国土具备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句话开展德育工作,给学生介绍我国国土面积养活的人数,并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和爱护资源良好意识。通过给小学生构建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更多德育知识,并确保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结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不断融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身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丁兆艳.论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渗透工作[J].天津教育,2020(29):36-37.
[2]赵金福.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渗透德育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0):122-123.
[3]卞洁.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的方法[J].清风,2020(18):51.
[4]曹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界,2020(3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