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
戴新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戴新莲,.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J]. 中国文学,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213.
摘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一方面,能够使他们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能够打开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之门。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在帮助小学生奠定古诗词文化基础、提升小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古诗词
DOI:10.12721/ccn.2024.157213
基金资助:

引言:当下的小学古诗课堂,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把古诗读得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课件做得精美绝伦,课堂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课堂气氛如火如荼。在感受这些之余,我们总在思考,这样的语文课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语文课吗?哪些环节是需要的,哪些环节必须弱化,哪些甚至可以删除呢?

一、创新教学设计,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阶段,不少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时,仍然遵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机械地背诵古诗词,而忽略了推动学生对古诗词内容蕴含的意境进行感悟,忽略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感情等。这不仅打消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影响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还制约学生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最终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古诗词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水平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从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来看,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古诗词、领略古典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丰富自身的语文情感、语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始终将教学重心置于学生理解古诗词思想之上,而不是单纯地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表面理解。总而言之,立足核心素养视角,优化古诗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全面分析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还能够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水平。

三、鼓励学生诵读古诗词,营造良好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诵读古诗词,通过诵读体会古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诵读阶段能够逐渐形成一定的语感,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印象,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使其在后续生活和学习阶段,也能够主动追求古诗词作者的情感境界,以古诗词中的哲理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要重视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以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地投入到古诗词学习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例如,在教学《夜书所见》时,教师与学生在完成共同诵读的基础上,要基于古诗的情感基调和创作背景,营造契合古诗内容的氛围,促使学生深入感悟本诗的思想感情。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同一首诗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感悟。教师如果以一种古诗的解读方式教所有学生,是不合理的。教师如果要让学生理解、记忆古诗文,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制作了一本古诗文打卡手册,让学生实时记录在课外利用“一三七素读法”积累古诗文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笔者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环节展示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成果,深化学生对诗情与诗意的理解。诗情与诗意是无形的,讲究的是一种意境美,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最能体味诗情、诗意的方式就是朗读。在反复朗读、相互交流、自主感悟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还能在时间的积淀中感受到意境之美。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诗词交流大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种方式能让学生自主体验、理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表达。虽然学生的表达不尽相同,但学生在自主朗读中,皆能获得个性化的理解。读者只有通过吟诵和想象,才能真正理解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现代语文教学提倡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学习古诗文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耐心引导下,自主朗读,参与集体交流,从而深刻感悟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使整首诗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诗歌意境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至此,学生才可以进入这首诗的最高意境中。一旦进入古诗意境,学生就能真正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词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应在创设情境中指导学生吟诵,并通过想象诗词的具体意境,与诗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四、鼓励学生联想和想象,强化情感体验

每一首古诗词,作者都会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手法,传递特定的信息。基于此,在教学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充分感受古诗词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蕴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把握意象的特点。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开阔视野,不断拓宽知识面。例如,在教学《赠刘景文》时,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发现古诗内容中寄托作者情感的意象,体会古诗的表现手法,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强化自身的情感体验。

五、更新教学观念,扩充专业知识

作为语文教师,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要求,创新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教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他们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化特点,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秉持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扩充自身的专业知识,以便在课堂教学阶段能够游刃有余地带领学生分析和鉴赏古诗词。例如,在进行《咏柳》的教学时,教师要以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为依据,指导他们赏析该诗。备课时,教师首先要理解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并概括本诗主旨,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后续教学阶段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到古诗内容之中,并展开全面赏析。

六、整合内容,课堂内外联动

小学生在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不能机械地堆积,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积极拓展课堂外的资源,应用多种讲授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对韵歌》一文篇幅简短,行文对仗工整,学生能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完成积累。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国学经典中的《笠翁对韵》一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教师就应该让教材为学生所用、为学生服务,同时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服务。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又能让学生陶醉于古诗文的学习中。

结论: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古诗词的教学,始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综合考虑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和学习实际出发,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增强鉴赏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毓虹.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美育功能的探索研究[J].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1(Z2):52-54.

[2]张蒴菡.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J].吉林教育,2021(Z4):84-85.

[3]吕娟.古诗词教学创设情境的路径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1(22):59-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