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李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玲,.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 当代中文学刊,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76.
摘要: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古代诗歌与现代语言有一定的出入,高中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利用群阅读等策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积极性,从而提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困境;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76
基金资助: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思想情感深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素材,也是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涵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已成为一线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语文教材选编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碎片化

目前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呈现碎片化的特点,缺乏文化统整。部分教师仅从知识积累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并基于“应试思维”将多维度、立体化、系统性的古诗词鉴赏活动简化为简单的语文阅读训练,缺乏对作者情志的教学引导。由于教学内容碎片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浅显而机械,不能根植鲜活的生活经验形成个性化的解读,也不会将所学到的诗词鉴赏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二)教学方式陈旧化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课时安排有限,为让学生积累古诗词知识并掌握鉴赏方法,有的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为学生精心准备“营养餐”,将有关古诗词鉴赏的知识与方法统统“打包”塞给学生。还有的教师通过“唱独角戏”的方式,将个人对文本的解读以及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古诗词基础与情感体验。这会使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对诗词阅读产生抵触心理。另外,这种陈旧化的教学方式还会使学生成为古诗词知识储存的“硬盘”,并对教师的知识灌输产生依懒性,而不进行自主思考。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突围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很大程度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很多老师为了高考让教学变得模式化、机械化,当然以高考为教学的重点是无可厚非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教学不仅仅是对古诗词逐字逐句的解释,更重要的是要以整首古诗词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入到整首诗的内涵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老师可以讲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讲解该作者的其他诗词,这样课外的拓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内容。

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五课《离骚》一文中,除了对本首诗进行诠释外,老师可以讲解屈原在楚国的遭遇,讲讲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可以通过讲解屈原其他的诗词来了解屈原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从而可以推断出屈原作这首诗的动机,从多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诠释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一旦学生对课堂有了兴致,那么课堂的氛围也会活跃起来。

(二)多种形式授课,鼓励学生诗歌创作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疲惫,如果老师能不断丰富授课的形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想要丰富授课的形式,外在的设备条件也需要提高,学校应该大力支持并且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通过修建多媒体设备,增加电脑数量,建造实践教室等多种形式为老师教学古诗词提供外在的支持,其次老师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多熟悉多媒体设备。动画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会比传统的文字板报形式更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并且图片,视频与文字结合的形式会比传统单一的文字形式更容易记忆,这也方便了学生的背诵,让学生不会对古诗词有太多的抵触感。

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一文中,可以将文中描写的在船上饮酒歌唱的画面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阐释了文言文之意,而且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更愿意去深入学习。除了多种形式的授课,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地创作诗歌,让学生创作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三)利用群文阅读突破困境

(1)利用历史时代划分古诗词,培养综合思维

老师可以跳出教材单元划分的限制,利用历史时间,归纳出同一时代的诗人,并对这一时代诗人的特点进行总结,这样的划分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思维,其次归纳法也便于学生记忆,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一时代诗歌发展的变化,从中找出联系,根据这种联系进行记忆,比分散记忆会记得更牢固。例如,老师可以在教学时把一个朝代的诗歌根据创作时间先后排列,例如宋朝很多诗人风格各不相同,但在同一时期的诗人所作诗的内涵是可以找到联系的,随着宋朝时代变更,古诗词的内容也会有所变化,找到内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

(2)深度剖析古诗内容

想要深度剖析一首古诗的内容,老师可以将作者的文章做成一个专题,这里面包括诗人一生的作品,还有诗人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诗人人生经历很个性的了解,可以对他的作品有一个深度的解读,对他作品所表达的东西也能够牢牢地掌握。例如,可以收集课外的知识,了解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和人生的经历,再对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辛弃疾诗两首进行剖析,由于对辛弃疾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他作品时,会结合课外的知识,这样对作品的掌握会更加的牢固。同时通过老师对优秀古诗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那么学生会对作者其他的作品产生兴趣,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拓展课外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中国的一首古诗词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却包含了作者一生的感想,也包含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想要真正的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深入作品当中,掌握一些诗词的理论是必要的,在高中阶段的适当的学习一些诗词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老师要根据高一到高三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去推荐课外阅读,随着年级的变化,学习古诗的难易程度也要有所变化,阶梯式逐步由易到难。这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扩展,从而能够提高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灿烂夺目的瑰宝。古诗词不仅语言优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意味隽永,蕴含深刻的哲理。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古诗词教学的维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与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黄益斌.古诗词教学如何激发审美自觉[J].宁德师专学报,2019(03).

[2]廖仲明,江玉兰.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激趣尝试[J].高中教学参考,2020(24).

[3]林加添.以“读”促成长以“行”克难点———高中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