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不仅语言精炼含蓄,还具有深远丰厚的文化意蕴。古诗词教学方法有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需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通过诗词吟诵、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创新思维。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与专业能力,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提升其文学素养。
一、注重基础知识积累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若是想要鉴赏诗词,就必须要将读懂诗词作为前提,而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学知识积累。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知人论事。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由此看出,颂诗读书是要知人论世的,而初中语文鉴赏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若是想要更好地带领学生鉴赏诗词,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只有在知人论事的基础上,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体悟诗词中的情感。如在鉴赏杜甫诗词时,杜甫生于盛唐,因此杜甫前期的诗歌多豪情万丈,而晚年时期杜甫经历了唐的由盛转衰,这使得他晚年所撰写的诗词总是笼罩着一种无形的苍凉感和无奈之感。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介绍诗词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知人论世”,促使学生实现与诗词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第二,题材鉴别。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诗词涉及的题材非常丰富,包括写景抒情类、赠友送别类,爱情闺怨类、羁旅思乡类、边塞军旅类、咏怀古迹类等,不同诗词题材不同,表达出的情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掌握丰富的诗词题材知识,对于学生的诗词鉴赏是十分重要的。以怀古诗为例,怀古诗大多是通过登临游览而触景生情,并由此引发各种感慨,因此诗词多是采用借古讽今、借景抒情等写作方式。在古诗词鉴赏过程当中,如果能够积累更多的诗词题材知识,找出古之史事与今之时事的联系,便可促使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强化宏观角度把握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常识性的知识积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读诗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站在全局视角,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诗词的结构和情感,具体把握要点如下。
第一,构思技巧。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意识到每一首诗词都不是随意撰写的,诗人有自身的构思技巧,并以此形成文章的情感脉络,因此从构思技巧方面去解读诗词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是教学中可把握的一种鉴赏视角,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诗人的写作意图。常见的诗词构思技巧有三种类型,“四分式”(起承转合),即起平直、承舂容、转变化、合渊永,很多古言律诗都有这种特征规律;“三分式”,通过首联、颔联和尾联完成诗词构思;“二分式”,通常是先写景后抒情。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上三种常见的构思技巧出发,帮助学生抓住诗眼,快速理清诗词的构思脉络。
第二,情感态度。“文以载道,歌以咏志”是中国古诗词的一大特征,很多优秀的古诗词之所以能够传诵至今,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诗词当中饱含着作者的深刻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情感态度的角度进行诗词鉴赏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也是教学中可把握的一种宏观鉴赏视角。在古诗词当中,有一些诗词的情感态度是可以通过显性信息直观体现的,但也有一些诗词必须要对诗中的隐性信息进行挖掘,一般可以从景中情、物中志的角度去挖掘隐性信息,以此去揣摩诗人的内心之感。
三、优化鉴赏手段运用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握宏观视角的鉴赏切入路径,但若是想要更好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鉴赏手段,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诗词鉴赏的艺术技巧。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提出“要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而初中阶段古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技巧有四种,分别是修辞方式(比喻、对偶、排比)、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结构技巧(过度、铺垫、照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具体的诗句出发,带领学生去分析其中的艺术技巧,帮助学生熟练古诗词艺术技巧分析的解答步骤,提升学生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鉴赏能力。
第二,诗词鉴赏的炼字分析。古诗词的用字是非常讲究的,诗人在字、词、句的斟酌上,都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展现出了诗人高超的炼字技巧,而这也是揣摩作者意图的关键,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能够从“字”上下功夫,带领学生进行炼字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功能手段。教师可以从字的词性出发,着重对诗词当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做出分析。同时,还可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诗词当中的特定字词进行分析,如可以把诗句中原有的字词替换成其他的字,带领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帮助学生把握诗人炼字的良苦用心。除此之外,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炼字分析时,还应该善于开发引入拓展性诗词素材,对于同一炼字,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含有该字的多篇诗词,引导学生分析在不同诗词语境下相同炼字内涵的异同之处,这样一则可以拓展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视野和空间,锻炼学生对古诗词炼字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古典诗词用字的绝妙和精深,二则也能促进学生求同存异思想的横向和纵向延伸,帮助学生习得高效的古诗词鉴赏思维方法和技巧手段,从而兼顾学生古诗词知识的积累以及鉴赏思维体系的构建,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目标和职能。
结语
古诗词可以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掌握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技巧,对于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学与审美素养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既可以借助诗词诵读的方式来教学,也可以通过讲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与语言等开展教学,使学生明确古诗词的深刻涵义,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席斐.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4):26.
[2]刘倩.初中语文古诗词修辞教学现状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