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歌是一门比较特别的课程,因为它的使用方式和我们平时使用的口语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当孩子们学会了这门课程之后,他们会经历一个对这门课程进行转换的过程。二是由于古代诗歌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对儿童来说,对他们的认识和把握难度很大。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们可以将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课程的视角来实现课堂内外的整合,这样就可以为古诗词的教育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课内外融合的内在机制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每一篇课文的阐释,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经验与课文进行相互作用。即在阅读课文时,若能把课文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则课文的理解才算得上是正确的。很明显,前概念是在日常生活和之前的学习中产生的,所以,课余活动与课堂学习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与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使其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使之成为一把“利器”。这种思想的内部机理是清楚的。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对这两种兴趣的追逐,使课堂内外的关系变得非常清晰。若能利用生活中所产生的兴趣,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理趣,就能让学生基于生活的认识,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认识,从而为更深层次地诠释古诗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诗词课内与课外有效衔接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教学目标与方案
要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积累之间的有效衔接,应该建立在两者在目标和方案上的一致之上,它应该以古诗词课内教学为依据,适当地延伸和建立系统化的课外积累教学目标与方案,有针对性地系统化地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赏析和领悟古诗词。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古诗词积累的时候,老师不能单纯地把教学目标定在古诗词的内容积累上,要对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等各方面的能力与品质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促进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积累中,对古诗词进行持续的内化,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要以教学大纲和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将古诗词学习赏析的方法与技巧作为一条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在课余积累的基础上,实现对课内学习的有效突破。
(二)全面拓展关联性教学内容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关联性的内容是实现课内外衔接的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老师们要从多个角度去发掘这些内容,在此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古诗词,在课余时间里展开自己的探究和积累,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们的古诗词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在进行衔接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尝试从作者、题材、体裁、关键字词、完整节选作品等多个角度来发掘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它们进行相应的扩展,从而指导学生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地展开课外的扩展和积累。比如,在讲授白居易的古诗《草》的时候,老师就从全集、作者和关键词三个角度对校外诗歌进行了扩展,将《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全文呈现给了同学们,并引导同学们研读了白居易其它时代的古诗《暮江吟》,并以“草”为主题,引导同学们研读张九龄的《感遇》。这种与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紧密相关的扩展课程,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全面深化课外古诗词专项研究
要想让古诗词教学在课堂内外能够进行有效的衔接,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对课外古诗词的专题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深入,让他们能够对课外古诗词展开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而不能只是简单地了解就算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本细度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可以从诗词创作背景、诗词作者经历、平仄、韵律、典故、意象等方面,逐渐地对古诗词展开学习,并引导学生在细读古诗词的关键字词、人物称谓、标点等的时候,与上下文相联系,从而全面地掌握古诗词的总体意境之美、感情之深。
(四)尊重学生兴趣探索个性化衔接路径
在开展古诗词课程的课堂内外衔接时,老师应该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因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衔接,才能保证衔接的效果。不同的学生之间,会有一些差别,因此,对于这些差别,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他们进行指导。具体来说,就是要为他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课外阅读和学习内容,还需要鼓励他们通过背诵诗歌、唱诗歌、翻译诗词、仿写诗词、创作情景剧等方式来展开课外拓展与积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种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与探索。比如,在讲授杜甫《春夜喜雨》时,老师针对不同的同学,把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月夜忆舍弟》、《绝句》、《月夜》、《赠李白》、《佳人》等古代诗词选入课后扩展教材,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同学都能自觉地运用适当的方法,在课后进行有效的学习,使课堂和课外之间实现了高效的联系。
三、结语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记忆中最为绚丽、丰富的片段,更是蕴含着民族道德和精神的文学基因,应当作为一项宝贵的教育资源得到深度的开发和研读。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中“课内+课外”衔接课堂的构建和完善工作,通过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古诗词自主学习能力、完善古诗词课堂教学形式以及优化古诗词教学氛围等手段,真正引导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和学习价值,让学生能够学好古诗词、用好古诗词、爱上古诗词,为学生日后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武.小学古诗词的课外拓展和积累研究[J].好家长,2019(63):108.
[2]薛俊林.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的相关思考[J].课外语文(下),2015(12):66.
[3]王胜.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信息网络技术的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