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许盈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许盈,. 两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J]. ,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8.
摘要:
目的:对两种优化后的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验证。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1106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采用优选出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试验时,微生物计数测定中,试验组所加的5种试验菌回收比值均在 0.5~2.0 限度内;控制菌检查,试验组均能检出所加试验菌相应的反应特征。结论:通过方法验证建立两种医院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鱼肝油软膏采用常规平皿法,鼻软膏采用中和平皿法,其结果符合药典规定。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方法验证,制剂
DOI:10.12721/ccn.2025.157008
基金资助: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合同编号Z20200277)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品安全性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中提到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所选方法的适用性须经确认。为此课题组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中的标准[1],对两种复方油脂类医院制剂鼻软膏(含磺胺嘧啶、硼酸,辅料为樟脑、薄荷油、液状石蜡油、白凡士林)、鱼肝油软膏(含鱼肝油,辅料为白凡士林)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优化,将较为复杂的乳化剂(5g司盘80、3g单硬脂酸甘油脂、10g聚山梨脂80)优化为十四烷酸异丙酯作为乳化剂,并进行了方法适用性验证试验,优选出适宜该两种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确保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及操作的简便性。

1 仪器、材料

1.1仪器

压力蒸汽灭菌器(LDZX-50KBS型,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霉菌培养箱(MJ-250-I型,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隔水式恒温培养箱(9160型,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干燥箱(101-2型,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电热恒温水温箱(S648,上海医疗器械七厂)。

1.2样品

鼻软膏、鱼肝油软膏两种试验样品均为本院制剂室生产,每种制剂品种均取样 3个批号,每个批号取2个最小包装。

1.3试验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181108、金黄色葡萄球菌 181025、枯草芽孢杆菌181110、黑曲霉菌181102、白色念珠菌181026、大肠埃希菌 181107。以上试验菌株含量范围500~1000cfu/颗,传代次数为4代,生产单位均为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1.4培养基、稀释液及试剂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以上培养基生产单位均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9%氯化钠溶液(四川拜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十四烷酸异丙酯(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方法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1106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试验。两种制剂分别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计算各次试验的回收比值。

2.1菌液制备

按菌株产品使用说明书:临用前用复溶液制备成每1 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和孢子菌液。

2.2供试液制备

鱼肝油软膏5g加乳化剂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5ml,缓慢加入45℃的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0ml,边加边搅拌,使充分乳化,得1:20供试液;鼻软膏10g加乳化剂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10ml,加入中和剂无菌1%对氨基苯甲酸溶液10ml[2],缓慢加入45℃的无菌氯化钠溶液至100ml,边加边搅拌,使充分乳化,得1:10供试液。乳化剂和稀释剂已做对照组试验。

2.3验证试验

2.3.1需氧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均采用平皿法,依法[3]进行3组试验,①试验组:取2.2项下制备的供试液 1mL和2.1项下制备的菌液,分别注入平皿中,倾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菌数;②菌液组:取2.1项下制备的菌液,方法同①;③供试品对照组:取2.2项下制备的供试液,方法同①。

2.3.2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均采用平皿法,依法[4]进行3组试验,①试验组:取2.2项下制备的供试液 1mL和2.1项下制备的菌液,分别注入平皿中,倾入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菌数;②菌液组:取2.1项下制备的菌液,方法同①;③供试品对照组:取2.2项下制备的供试液,方法同①。

2.3.3计算公式:(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计算回收比值。

2.3.4控制菌检查法适用性试验:依法[5]同时进行两组试验,试验组:取2.2项下制备的供试液10mL和 2.1项下制备的菌液加入增菌培养基中,根据相应控制菌检查法检查,应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不得检出试验菌。鱼肝油软膏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鼻软膏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

3 结果

3.1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

3.1.1需氧菌验证回收比值

两种医院制剂的需氧菌验证回收比值结果见表1。由表1实验数据可知:需氧菌回收比值在0.5~2之间,符合药典规定。

表 1 需氧菌验证回收比值

1.png

3.1.2霉菌和酵母菌验证回收比值

两种医院制剂霉菌和酵母菌回收比值见表2。由表2实验数据可知:霉菌和酵母菌回收比值在0.5~2范围内,符合药典规定。

表 2 霉菌和酵母菌验证回收比值

2.png

3.2控制菌检查法适用性试验结果

两种医院制剂控制菌检查验证结果见表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阳性对照均检出控制菌,阴性对照组均未检出控制菌,两种医院制剂的试验组均检出了相应的控制菌。

表3 控制菌检查验证结果

3.png

注:“+”代表控制菌被检出,“-”代表控制菌未被检出,“/”代表无需检测

4讨论

根据3.1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得知,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回收比值均在药典规定的0.5~2的范围内,3.2控制菌检查法适用性试验结果显示控制菌均能按照药典方法检出。本课题组将两种复方油脂类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优化,将原来较为复杂的乳化剂(5g司盘80、3g单硬脂酸甘油脂、10g聚山梨脂80)优化为单一的十四烷酸异丙酯作为乳化剂,优选出适宜该两种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鱼肝油软膏采用常规平皿法,鼻软膏采用1%对氨基苯甲酸溶液中和平皿法,通过方法验证实验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通则1105-1107.

[2] 韦曦,邱双成,王翠荣.29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J].中国药房,2008,19(1):52-54.

作者简介:许盈,硕士研究生,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药品检验。E-mail:34654561@qq.com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