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提升,并且会和器质性损伤合并,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属于神经外科疾病,病情发展较快,如果未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会对病情恢复产生影响[1]。就目前而言临床均选择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治疗,为了保证效果加速病情恢复会选择有效的护理进行辅助治疗。综合护理属于整体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主,并协助患者改善不良心态,使其正视疾病治疗。此次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在我院实施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2021年3月-2022年4月,100例患者通过护理模式选择性不同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的构成主要为29例男性以及21例女性,记录患者的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50岁,计算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0.1±4.4)岁;观察组的构成主要为31例男性以及19例女性,记录患者的年龄最大为81岁,最小为51岁,计算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1.2±4.2)岁。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对比P>0.05,组间数据存在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予以微创疗法,对照组在此过程中以常规护理为主,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疏通,并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按照医嘱用药。
观察组在此过程中以综合护理为主,内容如下:①环境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进行清洁,防止声光刺激,并将噪音污染减少,予以患者舒适的修养环境,以此改善患者的压力负担,确保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温度以及湿度进行调节,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每日需要通风以免滋生病菌。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对其喜好了解,并且将绿植摆放在病房内,加强其归属感。②心理疏通。因为疾病产生的影响,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了治疗依从性。为此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心理情况,对情绪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导患者怎样放松,将患者消极情绪舒缓,提升患者的配合性。并且护理人员可通过简单话语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③营养干预。手术后患者的机体在高度应激下会加强分解代谢,降低体质量等,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留置胃管,恢复肠鸣音后依据医嘱进行肠内营养,对患者需要的营养进行补充,将机体免疫力提升。④导管干预。手术后需要采用引流管,护理人员需要有效固定引流管,并予以标记,确保引流的顺畅,以免管道阻塞和受压,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引流颜色等,按照医嘱抬升引流管,以免脑脊液流出对颅内压水平影响。对患者搬动过程中需要将引流管夹闭,而后再进行搬动。患者如果出现恶心和呕吐等表现,需要依据医嘱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如果引流不畅可能出现血块堵塞,需要采用20ml生理盐水和2万U尿激素,溶解血块确保引流顺畅。⑤血压管理和二便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并定时检测,以免提升血压,监视患者的机体情况,如发生头晕灯表现应及时上报进行处理。帮助家属对患者进行二便护理,患者贴身衣物需要及时更换,并对会阴位置皮肤进行清洁,实施膀胱括约肌和尿道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自助排尿,对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以免因为排便用力对颅内压产生影响。⑥康复锻炼。手术后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为此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手术后2-3日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进行训练前需要将康复原理进行讲解,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并依据三步原则实施康复锻炼,帮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随后采用被动训练方法训练关节,而后在病床上进行主动锻炼。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可采用单字和手势结合方式协助患者改善交流能力。⑦饮食干预。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饮食干预方案,保证患者每日摄入一定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且可采用留置胃管方式实施营养支持,环形按摩患者的腹部。
1.3评估指标[2-3]
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以及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以此对比组间并发症发生率;以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和B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分情况,并护理前后评分进行对比;记录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
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算研究中涉及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研究数据结果的比例以n%和均数标准差呈现,对结果数据进行检验过程中以卡方和t值进行,对比两组数据如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
观察组护理后以6%呈现本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护理后以26%呈现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数据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2.2相关评分
护理前观察和对照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进行比较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提升,两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相关评分(分)
2.3住院时间
记录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30±2.30)d,记录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3.25±2.45)d,两组数据对比t=10.4158,P=0.0000,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自发性脑血管疾病,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占位效应、脑组织损伤以及血肿分解产物释放血管物质,会产生脑水肿以及局部脑血流量等,并且改变了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以及颅内高压,以上发生变化会影响患者的预后[4]。有学者经过研究后认为,脑出血后血液自身或者局部血肿释放活性物质容易产生继发性脑水肿。伴随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微创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效果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无论何种手术均会产生创伤,特别是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关注。
临床护理是疾病治疗关键内容,和治疗疗效间具有相应的关系。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属于主要部分,对护理程序核心进行重视,无论是护理人员职责还是填写护理护理表格等,护理程序均属于框架,需要整体一致进而提升护理水平[5]。对于微创手术治疗而言综合护理能以多角度出发,予以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患者治疗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同时还满足心理需求,确保患者的身心状态良好,有助于病情恢复。此次研究抽取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以6%呈现本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护理后以26%呈现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且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提升,并且缩短了本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上数据进行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由此能够说明综合护理服务能够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通过分析后可知综合护理属于新型干预模式,可对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对手术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干预,确保护理全面性,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有助于病情恢复[7]。表示综合护理模式优势显著,手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使其正视手术,并且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接待和交流,有助于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有关知识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与此同时经过分析后可知,综合护理能够将责任制护理优点涵盖,并且将小组护理优势集合,可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考虑,科学采用人力资源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将医疗成本节省,使得患者能够享受到高效的服务[8]。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而言可控制并发症,临床可行性显著,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将患者生活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翁晓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及其综合护理意义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0):80-82.
[2]杨坤.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2):21-24.
[3]翁定清.系统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4):23-26.
[4]熊丽娜,贾天一,金宏宇.基于医疗技术的医养一体化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08):165-168.
[5]葛益曼,王爱玲,李华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2,17(03):196-198.
[6]郭晓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03):51-53.
[7]侯庆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1):41-44.
[8]陈玲,关义.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的临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3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