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张美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美华,. 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当代中文学刊,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098.
摘要:
随着古诗文复兴的趋势日渐明显,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也逐渐趋向于对诗词教学的重视。该研究旨在探讨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教学实践发现,古典诗词在启迪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增进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建议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多元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古典诗词的意蕴,感受古典诗词的美感,提升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并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的视角,唤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将其与世界文化对比,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世界多元文化。同时,教师应注重谋篇布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教学形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诗词学习氛围。本研究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古典诗词初中语文教学教育价值现代化教学工具跨文化视角
DOI:10.12721/ccn.2024.157098
基金资助:本文系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课题“古典诗词诵读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影响”(课题编号:wjk2023-173)的研究成果。

引言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卓尔不凡的艺术才能。它既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更是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古典诗词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古典诗词看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重要手段,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真正地将古典诗词整合进教学大纲,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和欣赏古典诗词。然而,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运用古典诗词,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美,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能融入跨文化的视野,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1.1 启迪思维的教育价值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启迪思维的教育价值[1]。古典诗词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深入思考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鹿柴》这首诗词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学生可以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1.2 发展语言能力的教育价值

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发展语言能力的教育价值。古典诗词的形式特点和艺术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力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古典诗词的繁复结构和准确的语言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逻辑能力。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需要解读其中的意象和隐喻,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语言分析能力。

1.3 培养情感态度的教育价值

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有着重要的培养情感态度的教育价值。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广泛,包括对自然、对人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可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2]。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古典诗词中所展示的美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可以通过吟诵、理解和表演来体验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

2、现代化教学工具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2.1 现代化教学工具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在当代社会,科技产品迅猛发展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变革中。开展古典诗词教学无疑需要配合现代化教学工具,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参与,并更深入的理解诗词的内涵。

现代化教学工具展现出的多元教学方式,可以用来拓展古典诗词的教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课程[3]。网络课程能够提供图文并茂、声音动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感人的诗句中,更好的理解诗词的内涵。例如,通过相关古诗的演绎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诗歌的内容,领略诗人的艺术才情。

教学软件也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诗词朗诵和背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教学软件的互动功能,学生可以反复听诗词的正确朗读,模仿和纠正自己的朗诵。教学软件还能结合音频对诗词进行解析,将抽象的文化含义具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领略到古诗词的韵味。

再者,数字化课件是古诗词教学中另一种得力助手。它通过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方式,生动的展现了古诗词的内容,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中,理解和记忆诗词,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无疑对古典诗词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它将古典诗词教学从传统的模式中提升为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现代化教学,丰富了变革的教学形式,有力地推动了古典诗词教学的发展。

2.2 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具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感受古诗词

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无疑给古典诗词教学注入了更为活泼与先进的元素,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现代化教学工具如网络、电脑、多媒体教学等平台使得教学速度适应了信息时代的节奏[4]。通过丰富的视听效果与科技的运用,让古典诗词的教学从传统的回忆和背诵,变为一种更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和带有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

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古诗词教学资源。比如网络上丰富的古诗词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词新句的体验和全面的文化背景理解,方便深度学习。电子书、教学论坛、学习社群等平台,构造出一种优秀的古诗词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古诗词。

现代化教学工具还可以使古诗词的学习更为生动形象。通过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解析古诗词,配合动态图像、音乐声效等元素,将抽象的诗词意境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古诗词,进而引发他们对诗词产生深厚的情感。

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实现个性化学习[5]。利用这些工具,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通过精准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诗词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的效果。

虽然现代化教学工具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网络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障;过度依赖现代化工具可能会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如何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现代化教学工具对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创新教学形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诗词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如动态多媒体展示、网络交互学习等,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了游戏化学习,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古典诗词学习更具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软件设计出有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还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诗词学习氛围。

总的来说,现代化教学工具为古典诗词教学开辟了新的可能,它使得诗词教学更形象生动,更有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古典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教师还需熟练驾驭这些工具,并恰当地运用它们,这样才能使其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3、跨文化视角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教学的举足轻重不言而喻。而将跨文化视角引入其中,更为繁重的古典诗词教学赋予了全新面貌,也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难度。

跨文化视角的引入,表现在对古诗词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的刷新上。它主张打破以往将古典诗词当作孤立的汉字堆砌和单纯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而是强调古典诗词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文价值观。作为教师,需转变教学视角,跳出纯粹的语文教学模式,注重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融合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理解古诗词。

在具体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跨文化视角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古诗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例如,可以结合世界名著,将古诗词的主题和情感与其他国家文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此触发学生对于古诗词深远意义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可以围绕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分析其背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引导学生对全球历史文化发展的参与感。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的真正目标不应该只在于灌输知识,而更应该在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及其背后文化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动画、影视剧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人的情感世界,体验诗词的艺术美感。

总体来看,跨文化视角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有助于他们接纳与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了解古典诗词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跨文化教育仍在探索中,如何结合中国特色,和适应学生实际,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案,仍有待于实践和摸索。

结束语

本项研究着重探讨了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启迪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增进文化认同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古诗词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同时,结合现代化教学工具和多元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古诗词,切实感受诗词之美。实践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方面,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具创新性和有效性的诗词教学方法。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往的教育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可能被忽视,但实际上,古诗词教学对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以及帮助他们形成对于自己的文化的认同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期待看到教师能更广泛、更深入地实验并应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学生能因为公典诗词教学而受益。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化这个主题,尤其是在如何更好地设计和组织诗词教学活动,如何将诗词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经历联系起来,以及如何在倡导古诗词教学的同时,保持对其他教育目标的重视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李文平,朱寅. 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语文建设, 2019, (04): 46-47.

[2] 甄美华,杨娜.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新思路[J]. 教育研究, 2020, (40): 71-74.

[3] 孟兆东,尤战金.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36): 130-131.

[4] 赵晓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心得体会[J].新课程,2021,(10):35-37.

[5] 金惠娟. 从文化角度看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J]. 语文教育, 2019, (03): 18-19.

作者简介:张美华(1974.10-)女,汉,江苏常州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