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作为初中阶段一门科学性强的学科,兼具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一定挑战。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凸显物理学科的探究性特色。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应精心规划,合理划分教学单元,明确教学主题,并围绕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同时,根据目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立足知识整体,拓宽了学生物理学习的广度,更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物理能力和物理素养。
一、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实施价值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的碎片化传授,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物理知识的整体认知。然而,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相关知识点,以主题或课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更能培育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大单元教学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会围绕一个核心课题,引导学生去探究与之相关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原理。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涉及物理学科内部的知识点,还可能与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产生交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拓宽知识视野。
二、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着眼于整体教学框架,深入剖析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形成富有逻辑的大单元体系,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深入研读教材各章节内容,探寻章节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核心教学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对大单元进行规划与设计,确保单元内各部分内容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以“力”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章节“力”、“弹力”和“重力”的内容,提炼出“物体受力形式”这一核心教学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单元教学。基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教师可以将“运动和力”中的“摩擦力”、“压强”和 “浮力”等知识点整合到“物体受力形式”这一主题中,形成专题教学。这种单元划分方法体现大单元教学的系统性特点,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时,不仅要着眼于物理学科技能的训练,更应聚焦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以“质量与密度”单元为例,教师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在物理观念层面,目标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密度和质量的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思维层面,学生需要掌握密度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密度概念的形成逻辑。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教师期望学生能够探究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掌握液体与固体质量、密度的测量方法,并具备自主设计和完成测量物体密度实验的能力。最后,在科学态度与责任层面,通过设计与开展质量与密度的探究活动,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对物质的属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培育他们科学、严谨的物理学习态度。
(三)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
1. 实验教学活动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环节时,应充分考虑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同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并注重实验活动的教育价值。以“运动和力”中的“摩擦力”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名为“测量摩擦力”的实验教学活动。在该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材料产生的摩擦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所选材质进行摩擦力的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就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进行摩擦力的测试。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摩擦力受物理质量、材质以及斜面角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模拟教学活动
由于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和现象,其学术解释往往显得抽象和深奥,这对学生来说,尤其是那些初次接触物理的学生,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他们往往难以形成具象的认识,难以真正把握物理学的精髓。因此,作为教师,教师可以尝试设计一些模拟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物理概念与现象。以“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或播放相关录像,为学生呈现出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无论是声音的传播、回声的形成,还是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都可以通过模拟软件或录像得到直观的展示。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和规律。
3. 实地考察活动
物理学科与教师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地考察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精心组织学生前往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的博物馆、科技中心等地进行实践学习。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光伏电池板或风力涡轮等设备的运行,深入了解能源转化的原理。这样的实地考察,不仅能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能拓宽学生物理学习的广度,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单元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韩磊.基于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1,31(3).29-31.
[2]李增录.大概念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甘肃教育.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