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GOS评分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吉建英1 白晶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吉建英1 白晶2,. 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GOS评分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J]. 医学研究杂志,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123.
摘要: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GOS评分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0例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作为此次试验对象,试验执行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对患者进行依次标号,按照单双号分组,n=40例/组。采用回顾性研究,参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指导。分析比对护理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GOS评分、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以及出院时间等指标数据。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水平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GOS评分、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联合全方位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病患形成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增强病患配合治疗和对疾病的转归起到了积极的效果。研究组的抢救率92.50%大于参照组的抢救率72.50%。现对我院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GOS评分及心功能的影响陈述如下: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GOS评分;心功能
DOI:10.12721/ccn.2023.157123
基金资助: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不断呈上升趋势,据数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160万人发病,我国每年至少新发55万人左右,累计病例210多万人。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在发病前1-2天或者1周以内出现持续性心绞痛,伴有胸骨后疼痛;或表现为休克或急性衰竭;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易被误诊为胃穿孔、急性阑尾炎等病症。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45岁以上人群,男女无明显差异,近年来40岁左右大发病率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呈年轻趋势。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长期暴饮暴食、寒冷空气温刺激(常见于北方冬天的天气)、老年顽固便秘、经常大量饮酒或酗酒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病因。综上所述的病理、病因及危害性,选择合适的医疗护理手段尤为重要。

古话讲,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全方位护理是基于病症及患者健康的角度出发的护理路径,区别于常规的医疗护理。全方位护理包含疾病护理、病患心理护理及医护要求。(1)疾病护理:评估患者,再了解熟悉患者的基础上,制定病患档案。同时对病患所患疾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和针对性的健康评估。(2)心理护理:在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和康复训练中,责任护士要倾听病患的心声,帮助病患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建设;同时与病患家属及时沟通,鼓励家属对病患给与更多关爱和照顾,配合医护人员行成家院联动;通过讲解成功案例,增强病患及家属的信任度及自信心,消除病患对手术以及住院带来的焦虑惶恐。(3)医护要求:专业知识技能考核、护理人员准入机制。制定护理组织架构及实行责任到人机制;从招聘到双向选择实行准入机制,为全方位护理人员提供职业发展方向及晋升机制。通过考核上岗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搭建护理框架、护理方案;将一般评估表和专科评估量表作为主要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如实填写评估量表,为主治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1. 一般数据与方法

1.1 一般数据

选取我院80例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作为此次试验对象,试验执行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对患者进行依次标号,按照单双号分组,n=40例/组。参照组:男女人数各占比为55.00%(22/40)、45.00%(18/40),心功能分级:Ⅱ级:15 例,Ⅲ级:13 例,Ⅳ级:12例,年龄值域为39~70岁,均值(54.45±4.25)岁;研究组:男女人数各占比为52.50%(21/40)、47.50%(19/40),心功能分级:Ⅱ级:14 例,Ⅲ级:13 例,Ⅳ级:13例,年龄值域为38~71岁,均值(54.52±4.21)岁;对一般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分析,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等监测,根据患者检查的化验单结果,协助患者做术前准备。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采用全方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指导:(1)组建全方位护理小组:护理小组成员选拔需具备以下能力:丰富的急救护理经验,扎实的抢救护理操作、坚实的基础医学知识。选拔业务技能管理能力强的护士长作为护理小组直接负责人。(2)全方位护理内容:包含4大模块:急救护理准备、急救流程、预防处理以及患者心理辅导。(3)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会有明显的窒息感、心痛、喘气憋闷等多种症状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前症会引起患者在身体、生理及心理不适,造成患者身体功能紊及心理障碍,专业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身体及心理的调整,为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

1.3 判定指标

分析比抢救成功率、GOS评分、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以及出院时间等指标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SPSS25.0软件,以卡方形式对比(%)率计量资料,以t形式对比(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2. 结果

2.1 比对抢救成功率

护理干预前,抢救成功率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2.50%明显高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72.50%,数据对比有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比对抢救成功率[例(%)]截图1742366964.png2.2 比对GOS评分

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比对GOS评分[例(%)]截图1742366941.png2.3 比对心功能指标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LVEDD、LVESD、LVEF数据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明显差异,见表3。

表3  比对心功能指标(x̄±s)截图1742366884.png2.4 比对手术、出院时间

护理前两组手术时间比对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比对手术、出院时间(x̄±s)截图1742366833.png2.5 比对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比对生活质量评分(x̄±s,分)截图1742366786.png3. 讨论

全方位护理[1]内容:(1)急救护理准备:接到急救病患通知后,合理分工,准备抢救设备、对症药品,并通知相关主治医生及时候诊等待接诊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出血情况,在送诊途中,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发病时间,既往史,药物过敏情况,一对一建立患者入院档案,为主治医生的诊断提供有利的支持。(2)急救护理[2]流程:首先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援措施,对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实施绿色通道,先救治后挂号等措施,急诊护理小组接收患者后在最短时间内评估患者病情,依照 GO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让患者头部保持侧偏,保持患者呼吸气道通畅,必要时需进行进行有氧呼吸,同时为患者连接好导尿管,将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送检,配合主治医师完成患者的基本病情检查,并辅助医生完成后续的治疗工作。(3)并发症的预防[3]:通常伴有心脏破裂、附壁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和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密切观察患者抢救期间的病情发展情况,如患者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脉搏跳动频率过快,应警惕为脑疝并发症,适时采取对症方法进行求援,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咽喉道异物,保持患者呼吸通畅,用舌钳拉出舌体,避免舌体后坠,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变换患者体位,选择健侧卧位给予者,需要进行及时抢救,早期抢救及时且护理得当,患者可逐渐清醒.如果患者出现昏迷现象,需要给患者绝对卧床处理,同时护理患者进行降低颅内压、调整患者血压至正常、维持患者生命功能等措施。(4)患者心理辅导[4]: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耐心倾听,针对存在的疑问予以详细解答,使对疾病的理解能力提升。当血糖处于稳定状态,可依照心理学技巧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实施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疏导,并给予足够的关怀、安慰、鼓励,使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将顾虑消除,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视频、音乐、报刊等,将对疾病的注意力转移,使其维持最优的心理状态,对家属进行鼓励,并给予足够的精神支持,帮助患者重建信心,提升其主观能动性。

健康教育[5]:做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工作,引导患者主动的接受护理和治疗,使患者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医疗救治手册。患者全面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救护知识后,对自己病情也有一定的认知,对术前患者身体和心理都能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相对平静的心态配合主治医生的治疗。对术后患者,能够有效的遵医嘱,遵照医生规定的食谱、运动方式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戒掉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定期进行复查,以避免心肌梗死再次复发。在患者全面了解进而帮助患者平稳地度过抢救关键期,临床数据显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对转归[6]起到了积极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7-9]是由于病患功能循环障碍,同时伴有胸痛、心肌缺血、高龄患者会出现神志障碍、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的肠道反应、心衰、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等情况,部分患者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或者无疼痛的情况。此病的致病因归结为:过劳、情绪激动、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寒冷天气刺激。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死亡原因,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速、死亡率高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医护工作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从而提升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的成活几率。急性心机梗死发病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甚至生命垂危,纽约心脏病协会将心功能分为Ⅰ~Ⅳ、NYHA心功能A~D分级、Killip心功能Ⅰ~Ⅳ分级及Forrest心功能Ⅰ~Ⅳ分级。临床上通过心功能分级[10-11]来诊断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日常活动和康复治疗指导,正确和客观地评估心功能状况同样有助于临床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恢复情况。日常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者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过度体育运动和心脏负担;保持情绪稳定,不大起大落,做好自我情绪调节;尤其再冬季做好防寒保暖;便秘时,不过度用力;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薛巧玲, 胡开祥, 周晓斌. 替格瑞洛联合急诊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22(003):006.

[2] 唐绍辉, 易婷, 陈煌,等.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21(010):042.

[3]  蒋慧娟, 尚亚东, 陈培,等.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运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014):042.

[4] 谢婷, 杨霞, 史秋,等. 责任制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

[5] 罗韬, 林丽娟, 颜慧静,等. CNP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MACE发生率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 12(19):4.

[6] 艾米日古丽·麦合木提, 买里开木·巴拉提.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7):3.

[7] 史贤萍.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 安徽医专学报, 2022, 21(6):3.

[8] 李玉玺, 李福凯. 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和预后情况的影响分析[J]. 健康之友 2021年4期, 213页, 2021.

[9] 周鲁梅, 左玲.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  2021.

[10] 谢婷杨霞史秋刘方芳邓玉欢. 责任制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21, 028(003):90-92.

[11]张燕芳,周丽,倪月华.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21, 16(23):149-151.

[12]阮霞.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