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技术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聂文辉 董永超 刘祥丹 王海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聂文辉 董永超 刘祥丹 王海洋,. 负压吸引技术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杂志,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40.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研究组采用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肾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d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及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前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血肌酐(Scr)水平、膀抑素(Cys-C)水平、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NGAL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Kim-1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NGAL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Kim-1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显著,具有清石率高、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更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负压吸引;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疗效;安全性
DOI:10.12721/ccn.2023.157140
基金资助:

复杂性肾结石指的是患者体内结石的成分、体积以及形状等过于复杂,主要包括多发性肾结石、功能异常结石以及鹿角形状结石等[1]。针对复杂性肾结石通常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然而常规性的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手术时间也过长,导致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大幅上升,造成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难以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2-3]。本研究选取7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2月收取的7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研究组(采取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和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各35例。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39—72岁,平均(5317士2.19)岁。体温平均(37.37士0.20)℃。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9~74岁,平均(53.12±2.25)岁。体温平均(37.32士0.25)℃。结石最大径为3.2—7.1cm.平均为(3.73士0.14)cIn。完全复杂性肾结石17例,部分复杂性肾结石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标准。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①确诊为复杂性肾结石;②自愿参加此次研究;③患者机体出现腰部疼痛、酸胀等症状。排除标准:①泌尿系统感染;②中途退出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精神系统疾病;⑤凝血障碍。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5]中关于肾结石的诊断标准,并经过B超、X线、放射性核素肾显像、内镜等检查确诊为肾结石。

1.3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肾结石患者在膀胱镜下置入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于患侧输尿管内,输尿管上段结石置入F6输尿管导管于患侧输尿管内,常规留置导尿管。患者取俯卧位,抬高腰桥,使腰背部抬高。置入输尿管内支架管者将导尿管接3L袋装生理盐水,向膀胱内滴注。置入输尿管导管者,用注射器经延长导管与输尿管导管连接,向输尿管内推注生理盐水。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在穿刺之前予以静脉推注速尿10mg。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最佳穿刺点,一般采取后组中盏较多,输尿管结石较低者,可采用上盏穿刺进针。采用18G肾穿刺针对目标肾盏穹隆进行穿刺,将针芯拔出见尿液流出,表明穿刺成功,置入斑马导丝。然后用筋膜扩张器进行顺序扩张,研究组扩张至F18,为患者留置广州维力的"Y"型负压吸引鞘,出水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同时选择采用钬激光对患者进行碎石处理,边碎石边吸引,对于粉碎的结石碎片均采用注水冲吸的方法清除结石。

1.4观察标准

1.4.1治疗疗效:(1)显效标准:实行MPCNL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石取出。(2)有效标准:患者疾病恢复较好,但尚未痊愈,仍然存在结石引起的临床表现。(3)无效标准: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状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6]

1.4.2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7]

1.4.3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经离心分离血清,以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干扰素-γ(IFN-γ)等指标水平的变化。

1.4.4统计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1.4.5两组术前、术后的肾功能水平,肾功能指标有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肌酐(Scr)、膀抑素(Cys-C)、尿肾损伤分子-1(Kim-1),其中血肌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获取,在患者手术前后均获取血样进行检测。其余三项肾功能指标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获取。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中,(%)类计数数据,行χ²检验检测;(x̄±s)类计量数据,行T检验检测;P<0.05时,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n,%)

截图1742376446.png

1742376550333811.png

2.2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

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相当,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n、%)

截图1742376393.png

1742376414912066.png

2.3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与术前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比较(x̄±s)

截图1742376333.png

1742376355626871.png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4。

表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截图1742376267.png

1742376288822916.png

2.5两组术前、术后肾功能水平比较

详见表5。

表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比较(x̄±s)

截图1742376228.png


1742376207789533.png   

3讨论

肾结石为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一些晶体物质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泌尿系统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结石,但常始发于肾,肾结石形成时多位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输尿管结石几乎全部来自肾脏。肾结石比其它部位的结石对肾脏损害严重,早期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MPCNL的标准通道术中扩张较大,一般需扩至24~26F,配合钬激光碎石术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但其对肾脏的伤害较大,易造成肾盏撕裂、大出血等,危险性比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随着负压吸引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一种微创PCNL,即术中将取石通道直径缩小为14~18F。

此外,本研究中两组间肾结石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并不会影响结石清除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通道大小不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尽管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手术操作不可避免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损伤,在应激刺激下,机体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多种刺激因子,如CRP、PCT及IFN-γ等,诱导炎症反应,其水平的高低与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Cys-C则是临床公认的可用于评估肾功能损伤的一种标志性指标,可在肾脏中代谢,在画着肾小球受损时,Cys-C水平会迅速升高。

综上所述,负压吸引技术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旭,王成达,张大田.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20,v.49(05):81-83.

[2]杨林,雷振涛,史玉强,等.超声引导下微创单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05):77-80.

[3]王田龙.24F大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不留置造瘘管治疗肾鹿角结石的效果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9(2):358-360.

[4]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11 - 213.

[5]魏军,饶婷,蒋焜,等.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联合微通道技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8,26(10):770-772.

[6]阿不力孜·司马义,阿卜力孜阿塔吾拉,艾尼瓦尔·玉苏甫,et al.B超引导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应用[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8,38(1):80-83.

[7]陆姣,连鑫,王淮林,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008):1392-139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