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时间窗护理管理方法的研究
骆吉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骆吉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时间窗护理管理方法的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10.
摘要: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时间窗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作用。方法 选取2019.5-2020.5于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时间窗护理管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溶栓前的NIHSS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距,经过统计学处理后,P>0.05。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在溶栓后2h、24h后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并无差异,P>0.05。在进行溶栓后7d以及3个月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时间窗护理管理,能够改善患者溶栓后7d以及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意义。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时间窗护理管理;溶栓时间
DOI:10.12721/ccn.2025.157010
基金资助:

前言: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由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致使脑供血不足的情况的总称[1]。由于脑组织耐受程度较低,缺血数分钟后就会发生一些列不可逆的损害,所以临床治疗中,溶栓治疗药物的使用时机是影响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2]。目前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时机为在发病后的4.5h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但是对于发病超过4.5h以上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式就较为重要。我院将收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时间窗护理管理方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选取2019.5-2020.5于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平均在(56.45±5.2)岁,脑卒中发病时间平均在(5.5±0.7)h。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平均在(56.51±4.9)岁,脑卒中发病时间平均在(5.4±0.8)h。对比两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相同的溶栓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包括遵医嘱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并且在患者颅内压升高、血压或血糖严重异常以及癫痫等症状严重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急救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时间窗护理管理干预,包括:①溶栓前: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判定评估其病情,症状严重者立即开放绿色通道,并与有关科室积极配合,优先进行治疗。向患者家属讲解溶栓治疗的机制和操作方法,向其讲述注意事项,并对其情绪进行安抚。②溶栓后住院期间护理。在溶栓只来结束后,对患者使用常规溶栓护理干预,并在患者具有不适感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于环境,护理人员应定期定时进行病房的清洁以及消毒处理,并且在走廊宣传区粘贴溶栓知识宣传海报,建立家属意见信箱,针对其中的合理意见进行改正。并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在发现患者内心产生不良波动时,及时进行纾解引导。③出院后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各种症状表现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恢复状态讲解适合的日常恢复措施,叮嘱患者及时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观测两组患者在溶栓后2h、溶栓后24h、溶栓后7d以及溶栓后3个月的神经情况。其中NIHSS分值范围在0~42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 SPSS24.0软件,神经功能指标作为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溶栓前的NIHSS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距,经过统计学处理后,P>0.05。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在溶栓后2h、24h后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并无差异,P>0.05。在进行溶栓后7d以及3个月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x̄±s)15.png3 讨论

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该病症在患病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均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威胁[3]。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最佳治疗时间较短[4],一旦错过,将会使治疗效果下降。我院在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的护理中加入时间窗护理管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住院前进行护理管理,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并且患者在溶栓治疗后,保障患者围术期的安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健康宣传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提升护患关系。在出院后进行随访,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预后恢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窗护理管理后的患者在治疗7d以及3个月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较好,并且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证明时间窗护理管理干预确能够提升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时间窗护理管理,能够改善患者溶栓后7d以及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宏艳, 赵文博, 马红蕊, et al. 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0, 17(2):7.

[2] 焦晋燕. 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静脉溶栓联合多模式血管内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0):2.

[3]闫伟民, 张慧兰, 吴雪梅.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4):4.

[4] 马秀丽, 黄叶莉, 常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0, 37(8):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