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旨在通过德育为先,以德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训练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智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关系
(一)立德树人理念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指导原则
立德树人理念强调德育为先,以德育人,这与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小学数学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育是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载体
小学数学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其中。例如,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些教学活动都是立德树人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
(一)挖掘要素,找准切入点
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教科书的育人价值,最关键是要对教科书中育人要素进行深度挖掘,能够全面了解与掌握教科书中哪些内容中蕴含了德育要素,进而通过这些育人要素,准确地切入多元育人活动,充分发挥好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立德树人”价值。如在教科书的很多章节中都包括了“你知道吗”部分,其中主要就是介绍我国的数学发展史或者数学史上一些重要的成就,这部分就可以作为对学生的德育素材,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之情。例如,在“负数”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你知道吗”中就涉及了《九章算术》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这部分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再借助于课外拓展资料给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我国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及其在数学史上的重要贡献,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效果。
(二)借助故事讲授,增强爱国情怀
小学数学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运用故事讲授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国家的发展历史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爱国题材的兴趣。以“圆周率”相关内容为例,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贡献为世人所称道,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祖冲之的故事,介绍他在数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须合理设计“圆周率”的课后练习作业和实践项目,例如让学生开展圆形物体周长、直径的测量活动,如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周率”的知识。在此期间,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祖冲之为什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圆周率’,他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如此,学生能理解“圆周率”不仅是一个数学概念,更是祖国发展的缩影,学生可以看到祖冲之对于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此时,他的故事也将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于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三)问题驱动教学,强化学生综合道德素养
问题驱动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相比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问题驱动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圆的认识”为例,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用尺子测量一个圆的直径和周长?为什么轮胎是圆的?”启发学生探究“圆”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圆”的相关道德问题,例如保持交通安全的意义和责任感、考虑轮胎设计对于环境的影响等。
(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的环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一个积极、和谐、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还能促进他们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他们的个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营造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学等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有趣的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数学知识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旅行、建筑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积极互动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让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要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育人要素,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落实多元化育人工作,充分发挥好小学数学教科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海燕.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德育策略[J].吉林教育,2023(16):62-64.
[2]曹广赟.德育融合,立德树人: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路径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