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激励实施方法探究
林绮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林绮晴,. 初中班主任德育激励实施方法探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7416.
摘要:
在初中时期,学生们的心理、思想都还不成熟,他们很有可能会接触到大量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中含有的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和错误的思想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其中班主任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班主任工作要用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激励性教育方式。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合理使用激励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核心位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潜能。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德育激励实施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416
基金资助:

前言:在实施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运用激励策略,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巩固。然而,在以往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激励策略,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全面和不深入,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从而降低了班级的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策略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和改进对策,为有效地进行这项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设计奖惩激励,激发学生斗志

除了一定的激励外,还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遵循赏罚分明的原则。奖惩要有个限度,要把握适度与统一的原则,避免“放而不放”。一旦越界,其后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对犯错的学生处罚太轻,他们将无法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使道德教育无法达到“纠错”的目的;相反,如果处罚太重,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学生不配合老师工作的情况更加严重:班主任可以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并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结合,制订出一定的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任何人都要得到应有的处罚,一视同仁;同时,过度强化对学生的奖赏,长期下去,会助长学生的骄傲自满,与道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相反,如果奖励太少,学生就会感到失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变得不配合老师的工作。在维持班级秩序方面,班主任可以采取小组式管理的方式,如果这个小组负责管理当天的学生,那么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得到表扬,而对负责小组的奖励也是一样的,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责任感,还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班上的同学,无论是优秀的还是比较差的,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奖惩要一致,不能有不公平的情况发生。总之,对学生实行适当、统一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是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建立个别辅导和关怀机制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关爱措施。比如,建立“心灵驿站”,定期进行精神卫生咨询,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援助。有一次,我见过一位同学小红,他是个内向、多愁善感的孩子,在班上经常出现紧张、低自尊的现象。为使其摆脱困境,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工作,笔者我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我和小红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开诚布公的交流方式。我会与他单独交谈,聆听他的感觉和困惑。在聆听中,我发现他对课堂上的交流与公开的表现很不满意。所以,我鼓励他参加小组活动,跟他所认识并信赖的人一起工作,逐步提高他的社会阅历,增强他的自信。其次,我给小红制订了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我给他制定了一周一次的个人心理咨询,并与他探讨了他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所遇到的问题。我会跟他一起设定目标,并且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来帮助他解决问题,提升他的自信心。我也鼓励他把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都记下来,这样他就可以看见自己的改变了。通过以上操作,我注意到小红逐渐展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参与意愿。他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和其他学生积极地交流。他的忧虑减少了,变得更加乐观,更加积极。

三、通过德育活动给予激励

道德教育不能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说教,更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道德实践中来。在制定德育主题时,需要班主任以适当的话题为中心,创造一个开放的德育实践环境,提高他们的参与感。例如,在国庆节期间,我们可以组织参观红色文化景区,讲红色故事,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把每个班级的同学都划分成不同的活动小组,对红色文化资料进行整理和搜集,把红色的故事收集起来,把革命先辈们的感人故事传播出去。同学们既可以充当景点讲解员,也可以充当红色故事讲述者,在这一次次的德育实践中,这不仅可以训练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加深他们的活动体验,让他们在深入的参与中,被革命精神所感染。例如,利用雷锋月开展“团结互助”主题班会,同学们可以通过小组排练主题小品,组织诗歌朗诵,社区义工等形式,使同学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雷锋的精神,从他们的助人为乐中汲取力量。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运用到活动评估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包括小组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估。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活动评估的公正性和全面性。同时,五一期间还可以开展“劳动标兵”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分组参加学校的清洁工作,对成绩好的同学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性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集体德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小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在达到主题道德教育的目的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四、组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道德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周都举行一次德育教学主题班,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在班主任的管理中,班会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主题班会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还可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班会上,班主任可以鼓励同学们讨论当前的时事热点,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讨论土豆的成果和看法,由组长轮流向同学们汇报,即由组长对各组的结论和看法进行评估,表现最好的小组获得奖励,教师可以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并改善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再例如,在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向他们学习,也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素质有帮助的事例,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扬,并要求他们以榜样同学为榜样,对那些行为过激的同学要及时地阻止,并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那些破坏公物,不讲卫生,乱扔垃圾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这样可以在学生中形成一个反面教材,让他们的印象更深,主题班会的结束,不仅可以从心理上阻止,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对于班级的良好风气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结:总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传统的初中班主任道德教育工作模式相对落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会有一些抗拒的情绪,因此,我们提出了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实施激励战略,强化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根据初中学生的特征,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需要出发,简要阐述了激发战略的重点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石飞虹.探讨初中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2021(25):231.

[2] 李启英.浅谈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作家天地,2021(12):164-165.

[3]陈宗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才智,2019(36):7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