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应用研究
王晨颖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晨颖,. 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应用研究[J]. 人工智能研究,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513.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提高教学效率、个性化学习、减轻教师负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指出,人工智能辅助工具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这些工具使教师能够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迅速调整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更精确的教学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也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实践指导。
关键词: 初中数学;人工智能;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513
基金资助: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还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技能,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崛起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复刻人类的思考模式与学习途径,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些工具能够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识别他们的学习偏好和问题所在,从而提供精准的辅导和资源推荐。人工智能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体现在互动式教学和游戏化学习等方面,通过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能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数学实验和探索,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运用作用

(一)个性化学习助手,精准提升数学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广阔天地里,每位学生的学习路径与难点各不相同,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犹如一位贴心的私人教练,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度分析,精准描绘出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图谱,它不仅能识别学生在哪些数学概念上存在薄弱环节,还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进度,智能推荐适合的练习题和解析视频,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稳步提升。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有效避免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中自信航行,享受解题的乐趣,实现自我超越。

(二)高效教学辅助,赋能教师精准施教

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也为初中数学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教学辅助力量,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批改作业、分析学生表现,而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则能迅速完成这些繁琐任务,为教师提供详尽的学生学习报告,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还能细化到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帮助教师迅速定位教学难点,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智能推荐的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教师能更加高效地组织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加入,让教师因此能从繁重的事务性负担中得以解脱,专注于教学创新与师生情感交流,进一步增强教学成效与学生的学习感受。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数据驱动,实现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深度融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优化使用与开发,首要策略在于强化数据驱动,实现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深度融合,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汇聚并解析学生的学习信息,能更精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难点,进而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教学计划。

以某中学的数学教师李老师为例,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一款名为“智能数学助手”的人工智能工具,这款工具能够实时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数据,包括答题情况、参与度、知识点掌握程度等。李老师通过查看这些数据报告,能够迅速了解哪些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困难,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如李老师发现班上的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在几何证明题上经常出错,于是,她利用“智能数学助手”为小明推荐了一系列几何证明题的专项练习题,并为他提供了详细的解析视频,工具还根据小明的答题情况,智能调整练习题的难度,确保他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稳步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明的几何证明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在最近的数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李老师还利用这款工具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推荐了适合的拓展学习资源,如数学竞赛题目、趣味数学游戏等,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加强人机协作,提升教学效率与互动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使用还需要加强人机协作,提升教学效率与互动性,这一策略强调,人工智能工具应作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而不是取代教师的角色,通过人机协作,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深度学习。

以某中学的数学教师张老师为例,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款名为“智能课堂互动平台”的人工智能工具,这款工具能够利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参与度。在一次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张老师利用“智能课堂互动平台”设计了一个互动游戏,游戏规则是,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出方程,并将答案通过平台提交,平台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显示排名和正确率,这样的游戏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张老师还利用这款工具进行了在线答疑,学生在课后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平台向张老师提问,张老师会及时查看并回答学生的问题,同时利用平台的智能推荐功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这种在线答疑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答疑效率,还让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帮助。通过加强人机协作,张老师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深度融合,以及人机协作的加强,我们相信,未来的数学教育将更加高效、生动,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会军.人工智能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策略[J].学苑教育,2022,(29):12-13+16.

[2]丁文婷.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人工智能之路[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19):13-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