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实践研究
陈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婕,. 实现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实践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41.
摘要:
在小学阶段,儿童文学是一种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对策,并指出了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合理选择儿童文学读物,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
关键词: 儿童文学;语文教学;教育价值
DOI:10.12721/ccn.2023.157041
基金资助:

近几年,随着我国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化,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利用儿童文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让其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是在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在整个小学的语文教学价值体系中,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学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随着中国语文教学的不断变革和儿童的阅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儿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审美需求,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机械死板地学习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儿童文学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一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的提高。在小学生中,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尚未完全发展起来,因此学生更倾向于看一些有趣、新奇的文学作品。目前我国的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歌、童话和寓言等内容占很大比重。这类文学作品趣味盎然,故事情节起伏,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渴望。儿童文学的读物既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又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得到良好的锻炼。

二是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儿童诗歌、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作品,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并能充分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在小学生的心理期,学生最向往的就是英雄气概和完满的故事结尾,而儿童文学正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绝佳平台。比如童谣《数角》中的“一头牛,两只角,两头牛,四只角……”,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语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儿童文学是具有形象、艺术、生动等特点的。在阅读和朗读儿童文学时,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加深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三、儿童文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要主动进行阅读教学的改革

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应注意在学生的阅读中适当地渗透儿童文学,使儿童文学更具吸引力。教师应适当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经典歌曲、儿歌、绕口令等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习惯,调整学生的座位布局,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构建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同时,以儿童文学为主要材料,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合理安排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二)对儿童文学阅读材料的合理选用

一般来说,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学生读儿童文学时,一定要以拼音课外读物为基础。在引导中高年级学生时,教师可以选用纯文本的形式,但编写内容要与学生的个性、爱好相适应。小学生的好奇心都很重,学生会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探索,而不喜欢的东西就会被学生无视。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喜欢的儿童文学中挑选作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学生都是爱看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因为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将《吹牛大王历险记》《昆虫世界历险记》等图书介绍给学生。低年级学生应该多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童文学书籍,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科幻小说、传记小说、旅行小说等儿童文学读物。

(三)引导学生掌握好阅读方法

要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语文阅读方式,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引导学生的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来进行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下列教学方式。(1)选读法。在选择儿童文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心理需求,比如,许多男生更倾向于笑话类和科幻类的儿童文学作品,而女生更喜欢看一些关于学校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向男生介绍一些关于学校的书籍,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女生可以适当地选择科普类的书,来开阔自己的眼界。(2)采用精读法。语文精读是提高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具体条件,选用适合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四)认知和指导方式

儿童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学生在儿童文学中所表现出的对神话的想象力和对新的知识的理解,都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在此期间,学生会对儿童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认为儿童文学是一种以文字表达为主导的虚拟的艺术。在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学作品的性格,并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想象。在学生的想象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其了解其教学意义和文学性。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使学生能够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得到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培养情感的教学方式

当一堂语文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教学。只有如此,我们方能与小学的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硬生生地拖入自己的既定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从而影响到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交流。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机会,重新搭建师生交流的纽带。儿童文学作品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创造了新的契机。由于在儿童文学中,学生的情感受到了熏陶,学生的心灵也因此而变得纯洁和通透。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萌发,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向教师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适当的指导。因此,在学生的发展中,一方面要接受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另一方面又要在教师的有意指导下,使其走向一个良性、幸福的发展状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充分利用儿童的阅读能力,就需要从二者之间的联系中寻找到正确的切入点,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云姬.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效教学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2).

[2]赵元宝.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0).

[3]李惠芳.实现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孙艳.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J].未来英才,2015.

[5]杨育良,孙晓丽.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